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谱仪(BES)是工作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大型磁谱仪,已于2009年成功升级改造为BEPCⅡ/BESⅢ。(BESⅢ)的物理目标是τ-粲能区的精确测量和新物理的寻找。飞行时间计数器TOF是BESⅢ的子探测器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所测量的飞行时间信息,结合主漂移室测得粒子的动量和径迹,从而辨别粒子的种类;同时它也参加第一级触发判选。BESⅢ的TOF由桶部和端盖两部分组成,桶部TOF共有两层,每层有88块闪烁体,内外层相互交错排列;端盖TOF分为东西两部分,每端48块闪烁体,闪烁体呈扇形,保证了最大的接收面积。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桶部TOF系统闪烁体的衰减长度以及光产额的老化研究;对一个触发周期内不同束团间时间差中心值的偏移进行刻度,改进了离线数据刻度算法。 北京谱仪从2009年开始运行取数,并计划再运行810年,因此对探测器老化情况以及其对性能影响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和必须的。本文利用09年6月至12年2月间获取的电子对(Bhabha)事例样本,对每块闪烁体的衰减长度(Attenuation)和光产额(LightYield)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桶部TOF闪烁体,平均的衰减长度的年衰减率为4.3%。探测效率对衰减长度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这一结论与12年获取的psip数据的情况相吻合。利用TOF测量得到的脉冲幅度(通常称为Q)结合激光定标得到的电子学的信息,得到了相对光产额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年衰减率大约为0.49%。 飞行时间计数器进行粒子鉴别的能力主要由相同动量粒子的飞行时间差和飞行时间计数器的时间分辨率所决定。在探测器几何确定的前提下,时间分辨率是影响粒子鉴别能力的主要因素。在离线数据分析中发现,对于同一个触发周期(约24ns)内的三次碰撞,测量时间与预期时间差的中心值并不相同,刻度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时间差的中心值都接近零点,桶部双层TOF的时间分辨也得到提高。利用Bhabha,dimu和pion的样本进行的检查显示,时间分辨提高了大约10%。 最后,本论文还对TOFODQM软件包做一个介绍。TOFODQM软件包是TOF离线数据检查软件包。此软件包将TOF所有的数据检查写到一个类中,这将使数据检查工作变得即轻松又不易出错。 飞行时间计数器老化研究的结果对今后探测器的运行维护,运行条件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相同或相近类型探测器的设计研制提供了参考。TOF刻度算法的改进充分挖掘了探测器硬件和电子学的潜力,提高了时间分辨率,使得物理分析中需要的粒子鉴别能力进一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