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庐隐的精神困境及自我救赎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庐隐,是被“五四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的一位女作家。她崎岖坎坷的一生,悲凉而又哀怨的文笔,为风云变幻的时代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细腻真实的笔触揭露了时代女性不可规避的社会与思想转型的矛盾,构建了一个悲悯愁苦的审美时空,因而庐隐笔下的主人公总是沉湎于一种不可名状的感伤中不能自拔,其很大成分是庐隐本人精神困境的自我投射。庐隐的研究者大多把目光聚焦到庐隐文本创作层面,对于庐隐本人精神困境的阐释深度不足,而庐隐为了脱离精神苦海所进行的尝试与救赎更是鲜少有人论及。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分析庐隐的精神困境与自我救赎。第一层面从庐隐文本中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入手,探究其与庐隐个人精神困境之间的关联。首先归类作品人物的双重心理困境,一是在五四启蒙话语下时代女性作为封建逆女和知识女性的代表内心存在着的情智冲突,由此导致了“为人”还是“为女”带来的身份焦虑,主人公的精神困境之一,便是在这种情智激荡中来回摇摆。二是女主人公们在固若金汤的男权秩序中的痛苦挣扎以及所遭受到的束缚与伤害。其次,在归纳文本中主人公心理困境的基础上,从同构书写和异构书写两个角度入手探究庐隐对女性生存境遇的重复书写与其本人存在的精神困境之间的关联:一方面,庐隐笔下人物的心理体验与其生平经历形成了同构关系,凸显庐隐本人存在着对于个体生存价值与新式家庭冲突的困惑;另一方面由异构书写发现庐隐存在着强烈的内心冲突,通过分析她的矛盾个性对其精神困境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第二层面将总结梳理庐隐为突围精神困境所做的所有尝试或是自我救赎的方式。首先是宗教精神,探究她具有宗教意识的文本中“忏悔者”与“救世主”形象的意义,指出庐隐吸收了基督的如宽恕、博爱等精神,在这些内涵中提炼自身所需要的精神资源。在此基础上联系庐隐的生命历程,探讨她对于宗教的态度转变,呈现出皈依——打破——重建的模式,这是她摆脱自我精神困境的一种救赎尝试;其次是无政府思潮涌入下所萌生的互助主义,文本中表现为姐妹之邦的构建,但因太过虚幻脆弱终究成为昙花一现;除此之外,庐隐还尝试建立一个两性和谐的乌托邦社会,“利己也利他”是她毕生的追求。最后,时代话语也为庐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30年代受到抗日救亡文学的影响,她从个体哀感叙事中超越出来,开始关注社会革命,凸显家国意识的小说《火焰》的横空出世,体现了她从个体认同到家国认同的思想转变。第三层面将对救赎之道进行评价以及当代性审视。庐隐的救赎具有自救以及救世的双重意义:一方面个体的自救对其人生起到了疗愈与慰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她的精神危机,实现了她自身精神的成长,同时也为现实青年在实现精神突围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案例;而作为五四先行知识分子的代表,庐隐的救赎选择总是处于依附外部理论的状态,这也是启蒙者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她的救赎正代表着当时启蒙者们对于中国现实问题解决路径的探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庐隐的自我救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是为了摆脱个人精神困境的大胆尝试,是她冲破“感伤主义”、“看取悲哀”的社会标签后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可以说,无论成败得失,她的救赎尝试对于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解决都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其他文献
员工雇佣保障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就业市场的微观基础与实践路径。文章利用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民营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对企业员工雇佣保障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能够强化雇员劳动权益保障质量。具体来讲,当企业家主观地位感知较高时,企业长期员工雇佣比例显著提升,短期和临时员工雇佣比例显著降低。进一步检验揭示,企业家主观地位主要藉由改善内部用工环境、增强员工“集体发声”和
<正> 哈佛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一九九三年在美国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中心观点是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线,也即不再因为政治信念的不同而使得人类分为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几大阵营。冲突仍将存在,但根源却在于文明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对抗结束之后,更为深刻的文明间的争斗将浮出水面。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
期刊
目的 比较有形用户界面(TUI)和多点触控界面(MTI)对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影响。方法 开发“NUMBERS”学前数学游戏,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学龄前儿童使用TUI和MTI完成任务时的任务绩效、眼动追踪数据、情绪问卷和访谈结果,以比较2种界面在认知、注意力、情绪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当使用TUI版本时,参与者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使用TUI版本的参与者在操作卡片时注视时间较短;使用TUI版本的参与者的注意力主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列车运行能耗较高的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能耗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列车能耗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列车节能运行提出更多的参考建议。基于武汉地铁某线路开展列车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运行能耗对比分析,研究列车驾驶模式对列车牵引制动的影响关系,通过数据采集、图表分析、结果对比得出人工驾驶与自动驾驶列车能耗的差异。最终
手足口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危害巨大,会引起患儿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传染性、传播方式多样、病原体复杂多样等特点。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属和人类肠道病毒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的EV71,感染性极强。目前,已经研制出的抗EV71的有效药物,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途径。该文围绕EV71及抗EV71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而为今后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
湿法制粒过程中的颗粒生长主要取决于软材的流变学特性,因为对于粉末润湿成核以及较小的团聚体向较大的团聚体的生长,必须具有足够的黏度。本文综述了评价软材流变学特性的方法,介绍了利用混合转矩流变仪测试软材转矩流变特性的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软材转矩流变特性的评价方法在制剂工艺开发中的应用。转矩流变特性可以评价软材关键特性,预测造粒行为和产品性能,提高高剪切、挤出微丸等湿法制粒工艺开发效率。
<正>清晨,一缕金色的晨光洒在我的身上,手中的那本书显得格外耀眼。这本书有一个响亮且深沉的名字—《血战长津湖》。在长津湖战役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拥有精良武器的美国军团惨败呢?就是这本书,带我走进长津湖,让我了解了为长津湖战役而流血牺牲的中国志愿军,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
期刊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和机电设备的不断建设和先进化,施工方法和工艺不断创新,建筑施工进入机械化时代,施工电梯、塔吊、吊篮等机械广泛运用到建筑工地上,为此,更需要安装工程的管理人员加强对机电安装技术的研究。针对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及设备和材料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强化安全教育措施,为工程管理提供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家用市场上缺乏非接触式睡眠监护设备的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PVDF压电电缆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睡眠质量检测系统。根据压电电缆与BCG信号的特性,设计了S形结构的压电电缆传感器及相应的硬件电路,并将传感器内置于床垫采集和解析生理信号。结合体动信号与心率信息对人体睡眠进行分期,实现了对睡眠过程中觉醒期、眼动期、浅睡眠和深睡眠的识别。为使实时检测系统更人性化、使用更便捷,设计完成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系统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