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2000-2010)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变革,社会转型加速,社会矛盾积累,城市中伴随着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群体的产生,社会抗争行动者在城市街道、广场以及其他核心公共空间基于利益表达的抗争行为相对活跃。近十年来(2000-2010),无论是以少数人的社会认同为组织基础的街头社会抗争事件,还是以大规模的地理区域为组织空间的街头社会抗争事件,在全国各城市都常有发生。街头社会抗争一方面有其正向作用,存在即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文试图对21世纪十年来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发展变迁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阐释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含义、特征、发生原因、行动方式等,这对于城市政府科学合理应对街头社会抗争事件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21世纪十年来(2000-2010)中国城市街头抗争发展变迁及城市政府应对策略研究,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研究意义,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定义街头社会抗争的含义、分析街头社会抗争的特征及其与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的联系与区别。介绍集体行动政治过程理论和集体行动有关古典理论。第三章、21世纪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发展变迁及其原因分析。引入21世纪十年来(2000-2010)的两组经验案例,研究21世纪十年来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行动主体的演变以及街头社会抗争的发展趋势。分析街头社会抗争产生的原因。第四章、21世纪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政府应对实践。研究21世纪十年来中国城市政府应对街头社会抗争的策略,并评述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第五章、21世纪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政府应对策略建议。分析当前中国城市街头社会抗争的发展趋势、确定中国城市政府应对街头社会抗争的基本立场、构建中国城市政府应对街头社会抗争的总体布局及行动策略,加强城市政府预防及应对街头社会抗争的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第六章、结论:街头社会抗争的应对效果分析,街头社会抗争的有序化和有益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加开放,会计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尽管法务会计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还远远不能
科学要素是科学发现过程中必然涉及的因素,其中包括观察、假说、实验、理论等。以"原子结构发现史"为例,原子结构的确立历经理论探讨、实验探究、模型确立三个阶段,体现了观
司法鉴定意见是诉讼法定证据的重要表现形式,科学性与公正性是其功能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存在和活动的生命基础。由于在我国司法鉴定实践中存在诸如“重新鉴定启动存在
【正】 一、当代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现状不管是从中国还是世界范围来看,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开设“美育课”都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都有相应的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恋爱、同居、结婚是殖民时期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殖民地文学的典型题材之一。在日本统治台湾、朝鲜时期,为了解决异族通婚的实际需求,日本殖民当局在朝鲜和台湾相继颁布通婚法规。特别是在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为进一步推行对殖民地的同化政策,积极鼓励日本人与殖民地人通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台湾和韩国小说中均出现了一些以异族恋爱、同居、结婚为题材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为我们了解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开篇之作《永远的尹雪艳》被欧阳予称为“是最‘冷’的一篇”。尹雪艳所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仿佛是对书中描写的众生之相的一种开脱,
多旋翼无人机因其机械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等突出特点,近几年在各个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动态系统为非线性、强耦合,并且对外界及自身系统干扰敏感等特点使其系统难
对财务管理中经典的杠杆效应分析所包含的经营杠杆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两个杠杆效应的非现实性、非完全性和非平行性。在此基础上,以财务管理中的资金运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