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围场与清朝国运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国家,中国园林的发展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定时期的园林都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这些园林得以继承前代基础并继续发展。其中南苑历经辽、金、元、明、清几个时期,虽然每个时期名字、地域范围各有不同,但作为王室的御用园林,南苑由于有原始自然的草木和鸟兽繁衍其中,最早承担着供帝王猎狩和娱乐的功能。清代,除了拥有前几个时期共有的功能外,南苑还发挥着军事阅兵、政治外交、物资储备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无不与清朝国运交织在一起。本文首先介绍南苑的历史概况,进而概述清朝时不同时期南苑的营建发展情况,从这些基础的建设上可以反映出清代各朝的统治能力和统治者对于南苑态度的变化。再次通过清朝不同时期南苑各项功能发挥情况的讨论,分析清朝南苑功能的变化与清朝国运之间的关系,在清朝不同的朝代里,南苑功能的发挥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国家昌盛时,南苑建设受到重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国势衰落时,南苑就必须忍受岁月的摧残和人为的破坏,最后也难逃命运的摆布。南苑的兴衰荣辱和清朝国运是相互映照的。
其他文献
自2013年底开始,一股清风悄然吹进雅安,“川西咽喉”“民族走廊”之地鲜活、激扬的气象渐显,一股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越来越浓郁。雅安,吹进一股革新之风。  革新,革除旧弊,创造新气。革旧,需要勇气;布新,更需胆识与智慧。这一条路并不平坦。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雅安革新的底气,雅安随之而起的革新,开创的将是“雅安梦”的新篇章。  “
在四川盆地西缘,巍巍二郎山东麓,滔滔青衣江之滨,秀丽的天全县坐落于此,被绿水青山所环绕。2013年 “4·20”芦山地震对这座天全县造成了严重损坏,震后,当地百姓在2400平方公里的县域土地上奏响了产业重建的号角,传统农业一步跨进现代农业,生机勃显。  观光农业让农民家门口创业  从雅安市区驱车一路向西,经过飞仙关分路继续向西来到天全县多功乡的多功村,在建设正酣的南天新镇北侧,天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
利用不同离子液体制备离子液体"充填型"支撑液膜,将其用于混合芳烃中对二甲苯的蒸汽渗透膜分离实验,比较了不同离子液体、不同支撑底膜、原料中对二甲苯的含量、操作温度等因素
8月28日, 汽车沿荥经县城向西行驶,离县城1公里处,在阵阵轰鸣声中,近百名工人和十多台重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一座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的产业新城正拔地而起。  这便是位于四川省荥经县烈太乡的产业新城重建项目。“4.20”芦山地震让这里遭受重创,面对灾难,当地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倾力建设新家园,重铸幸福生活。  而带领村民“重铸”幸福生活的领头羊,便是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荥经县烈太乡党委书记樊伟。
<正>阳光洒在大相岭之北一片广袤的丘陵上,在坡地和河谷平坝中,两条蜿蜒的河流安静地流淌,点缀着这片大好河山。这两条河流,一条叫荥河,一条叫经河,而这片大好河山即是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