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生英语语法词素习得顺序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527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此之前,该领域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在20世纪50-60年代,对比分析主要将注意力放在母语引起的干扰错误上:到了70年代,错误分析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干扰是微乎其微的,至少在句法领域是这样;因而,他们主要将注意力放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由于外语语言内部本身的复杂性而引起的发展错误上;进入80年代后,第二语言研究倾向于将干扰错误和发展错误纳入中介语分析的框架中加以统一研究。因而,贯穿于第二语言习得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就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中介语是像某些人所说的,是一个逐渐从母语向目标语过渡,去除母语特征而获得目标语特征的过程呢,还是一个跟孩子习得母语方式相似,逐渐创造出一套目标语规则系统的过程呢?这其中,对比分析支持前一种观点,而错误分析则支持后一种观点。第二语言习得从最初的对比分析,转到后来的错误分析,实证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Dulay和Burt对英语语法词素的研究。研究者们希望通过这类研究来证明二语习得遵循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天然顺序”,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二语习得过程与母语习得过程是相似的,都是一个“创造性的构造过程”;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影响不大。实验者的意图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是相一致的。 这些实证研究同时也为中介语的普遍性提供了证据。研究表明,中介语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三个普遍性的原则,即1)中介语的变化具有系统性,中介语的语法规则同样遵循语言的普遍法则,内在一致性的特征,学习者的中介语是系统的,受内在规则支配的。2)中介语显示相同得习得顺序和发展序列,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依靠内在法则引导的,而这种内在法则与他们的第一语言关系不大。3)中介语有时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了解中介语的普遍性,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的内在规律。 对于中介语的普遍性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Chomsky的
其他文献
本文对辽宁工学院三种不同专业学生的口语课情况进行了观察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 不同专业学生的口语课堂参与率出人意料地低于50%;(2) 与前者情况
21世纪以来,一场科学课程的改革正在基础教育领域展开,它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科学教育的入门课程,它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
问题表征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在问题解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解决者在开始某种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活动之前,首先应该理解问题,理解问题意味着根据当时的情境或者说问题
做好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阐述,之后对如何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
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