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社会教育的兴起与苏州的崇文重教传统、发达的经济以及苏州商会的成立紧密相关。苏州识字学塾的开办标志着社会教育的萌芽。苏州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开办平民学校,创办平民期刊,形成了一股关注平民教育的潮流,为苏州社会教育奠定了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官方重视社会教育,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苏州的社会教育进入了繁荣阶段。在吴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社会教育设施纷纷成立,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民众茶园等不断增多,其中民众教育馆是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民众学校是“基本设施”。苏州还成立了专门培养社会教育人员的民众学校。苏州的社会教育除包括最基本的识字教育,还涉及到与民众生活、精神相关的健康教育、生计教育、休闲教育以及公民教育。 苏州的社会教育在推进基层社会转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教育机关及社教人员在国家、地方与民众互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联结作用。苏州社会教育注重民众知识的提高、休闲方式的改变、公民意识的培养等,使民众走出家庭及街巷,走向公共生活。同时民众的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精神观念得到提升,民众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转变,逐步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民众的心理、态度以及行为逐渐现代化,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