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随着世界以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社会基本养老债务负担日益沉重,企业年金制度就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政府养老财政负担沉重的背景下产生的。检验一个制度是否有效,是否得到良好的运行,反映和监督必不可少。而企业年金会计,就是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监督基于企业年金计划下形成的养老金的筹集、运营及保值、发放过程的会计。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实施的十多年来看,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和会计规范相对较少,仅是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做了规范,开始了对企业年金会计的研究与规定。但这仅是对企业年金投资运营阶段即以基金为主体的的会计处理的规范,而对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缴费阶段的会计处理没有相应的规定。同时,有关于企业年金会计的相关法律、税收政策、信息披露以及会计监管等存在的问题,都制约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如何规范企业年金会计的处理,制定有效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年金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就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年金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企业年金计划的性质、特征,运营模式以及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意义。然后研究了企业年金会计相关理论,包括企业年金会计目标、基本假设、核算原则等,并构建了企业年金会计体系,即分缴费阶段以及投资运营阶段的企业年金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接着就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以及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包括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会计处理规范、企业年金会计监管等。其次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的企业年金制度做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最后,就我国的企业年金会计未来进行了关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