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锅炉爆管事故严重威胁到机组的安全,传统防磨措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基于沙漠蝎表面特征提取出相关仿生结构,并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仿生表面进行耐冲蚀磨损特性、减磨机理以及最佳尺寸组合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将仿生结构应用于圆管表面上,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其减磨效果并研究相关磨损特性,为锅炉受热管防磨提供一条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为得到颗粒冲蚀作用下仿生表面的减磨特性,基于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锅炉爆管事故严重威胁到机组的安全,传统防磨措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基于沙漠蝎表面特征提取出相关仿生结构,并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仿生表面进行耐冲蚀磨损特性、减磨机理以及最佳尺寸组合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将仿生结构应用于圆管表面上,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其减磨效果并研究相关磨损特性,为锅炉受热管防磨提供一条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为得到颗粒冲蚀作用下仿生表面的减磨特性,基于沙漠蝎表面抗蚀结构,确定了凹槽、凸包和凹槽+凸包三种仿生表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其磨损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颗粒入射角小于70°时,三种仿生表面均有减磨效果,其中凹槽结构减磨效果显著,凹槽+凸包表面在入射角为45°时达到最佳减磨效果,磨损率降低65.3%;凸包结构对流场影响有限,对颗粒碰撞角度影响较大,而凹槽结构内形成大尺度涡结构,对流场影响较大,对颗粒速度的影响也更大;磨损率峰值从30°改变至45°,两者颗粒碰撞角度均在35°左右,而45°下颗粒碰撞速度是30°下的1.4倍。其次,基于之前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仿生表面不同尺寸组合的减磨效果。针对凹槽+凸包表面而言,磨损率随凹槽宽度和凸包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对磨损率的影响具有独立性,其中凹槽宽度的影响程度更大。针对凹槽表面而言,磨损率随着凹槽宽度/凹槽深度的增大先减小再趋于平缓最后增大,存在减磨效果最优值在2.5~3之间,颗粒碰撞速度分布规律取决于槽内涡结构的尺度和强度,而颗粒碰撞角度分布规律则取决于凹槽的尺度和角度。最后,以不锈钢316L材料的凹槽圆管和凹槽+凸包圆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冲蚀磨损实验。实验首先验证了仿生圆管的减磨效果,其次研究了颗粒的入射速度、粒径和硬度对仿生圆管磨损特性和减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圆管的相对冲蚀率在0.80左右,凹槽+凸包圆管在0.76左右;仿生圆管随颗粒参数变化的磨损特性与光滑圆管趋势均一致,即仿生结构不改变材料表面的磨损特性;仿生圆管的减磨效果与颗粒入射速度和硬度没有明显关系,而在粒径较小时仿生圆管相对冲蚀率更低,减磨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蓄电池制造业是中国传统产业,也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和新材料制造等许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蓄电池制造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所以社会越来越关注蓄电池企业的发展及其职工的健康防护工作,有关研究报道蓄电池企业的女性职工的职业健康现状显示,相关女性工人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听觉系统、神经系统、消
本文为23自由度电机驱动型双足步行机器人设计了柔性踝关节,并设计其关节运动控制器。首先,对机器人模型进行介绍,阐述实验室主要研究的步行思想:两点式步行理论。介绍机器人机械结构参数,并根据结构特性将机器人控制系统分为三大类,在各类控制系统内部建立基于模型的关节位置控制。其次,根据机器人步行与站立平衡需求设计柔性踝关节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与力控制策略。横滚位置控制依据奇异摄动理论设计快慢双维控制器,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流减少或脑供氧不足造成的脑组织死亡,已成为我国的致残和致死的首要病因。高昂的康复护理成本,落后的康复医疗发展水平,过大的医师劳动强度和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促使我国在康复医疗领域的的研究和投入急速上升。为了提升康复效率,缓解资源紧张,提升人体舒适度,大量的科研机构投入了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人机工程学和人体上肢结构及运动特性,针对40
本文依托于江宁高级中学校园提升工程中新建建筑设计的项目实践,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项目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表达和技术图纸;下篇选取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问题,对江宁高级中学校园核心区设计展开专题研究。中小学校园更新中,如何在既有环境条件的制约下结合新的功能需求,对核心区进行设计,达到适应教育发展、整合校园环境、提升空间活力的目标?本文依托项目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由校园层级至核
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冷热兼顾、环保节能、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制热运行时易于结霜,霜层的存在将导致机组运行效率下降、功耗增加、室内供热量下降等问题,如何解决结霜问题成为空气源热泵领域的研究热点。冬季长江中下游区域空气源热泵室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过程大致可分为液滴凝结、液滴冻结、霜晶生长及扩展等阶段。其中,液滴凝结阶段是后续霜层生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