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岸滩圈围造地工程是上海目前和今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所在。南汇嘴岸滩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地带,是长江口与杭州湾两股水流涨潮分流和落潮合流的缓流地区,涨潮水流携带大量泥沙上滩,在缓流区落淤,促使滩地淤涨发育,成为上海陆缘岸滩淤涨速度最快的滩涂,也是上海陆缘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地。近年来为缓解上海市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对南汇嘴浅滩进行了大规模促淤造地工程,从而明显地改变了水域动力泥沙条件,必将导致岸滩演变过程产生新的调整。因此,对南汇嘴岸滩和邻近海床演变特征及其对圈围造地工程的反馈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该海域最新的水文泥沙测验和历史海图资料,从水动力条件、悬沙、沉积物特征和海床冲淤变化等多角度分析岸滩和邻近海床演变的基本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南汇嘴海域围堤工程前后的水动力变化;最后探讨了南汇嘴岸滩和邻近海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南汇嘴潮滩近期演变特征:圈围造地工程前(1993-1998年)为淤涨期;工程实施期间(1998-2003年)为有冲有淤;工程后(2003-2005年)为潮滩恢复淤涨期。2.通过对南汇嘴边滩围垦前后水流数值计算及地形变化分析得出:岸线外推后对于长江口杭州湾水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位置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涨潮流场有一定影响,仅限于南汇嘴头部水域,而对落潮流场不明显;因岸线外推造成杭州湾北岸涨落潮平均流速略有增加,而南槽口外略有减小;岸线外推,对余流通道影响不大。岸线外推后,南汇东滩主要以淤涨为主,南汇南滩近岸淤涨、远岸冲刷。3.最近40多年来,南汇嘴邻近海床冲淤过程大体上经过了三个时期,即1960-1989为淤积期;1989-1997为淤冲转换期;1997-2004为海床的微冲刷期。4.长江入海泥沙变化、海域海洋动力作用以及近岸大型海岸、海洋工程的建设是影响该海域冲淤变化的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