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卉栽培过程中,喜酸性的花卉栽植到北方,通常会出现一些营养障碍方面的问题,引起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但究竟是由于北方土壤pH值较高、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较低;还是北方土壤硝化作用较强,土壤中主要的氮素形态以硝态氮为主,不适宜南方酸性条件下所发育的花卉生长,是本项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水培的方法,以金脉单药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下其根际pH值的变化规律、氮素形态和不同钾水平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氮素形态和不同PH值下植物的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 1.不同氮素形态下,金脉单药花营养液pH值的日变化规律差异明显。供应铵态氮时营养液的pH值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供应混合态氮(NO3-:NH4+为50:50)时,营养液的PH值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比铵态氮处理时小;而供应硝态氮时营养液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这可能与金脉单药花的营养液组成或其遗传特性有关。 2.氮钾对金脉单药花的生长具有正交互作用。K+的浓度较高时,金脉单药花的叶面积、茎粗、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均比K+的浓度低时显著提高。 3.在pH 4.4、5.7、7.0的水培条件下,金脉单药花供给混合态氮时叶面积、生物量最大,仅供NH4+-N时叶面积、生物量最小,且叶面积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供给NO3--N时开花率最小,供给NH4+-N时开花率最大;当营养液pH 4.4和5.7时,氮素形态对金脉单药花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表现出叶面积、生物量均为NH4NO3>NO3-N>NH4+-N;pH 7.0时,虽然施用不同的氮肥会对其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差异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