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效能试验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下水中自然有机物主要含有腐殖质或多环芳香烃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其含量甚微。现在北方地区部分含有过高铁、锰的地下水受到有机物和氨氮的影响,这是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地表水源,经过常年渗透累积,地下水受有机物和氨氮污染呈现上升趋势。这不仅加重了地下水受污染程度,同时也加大了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困难。因此,对有机物与氨氮、铁、锰共存的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源寻求经济实用的饮用水处理方法,成为集中式供水的一个技术问题。采用三级曝气-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选择锰砂和陶粒滤料,构成四组不同组合的滤柱系统:陶粒-陶粒-陶粒、锰砂-陶粒-陶粒、陶粒-锰砂-陶粒、锰砂-陶粒-锰砂,锰砂与陶粒粒径1.25~1.60mm。各级滤柱滤层均0.5m,滤层总厚度1.5m,以保证对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过滤时间,同时为微生物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附着生长。滤速范围1.0-3.0m/h,试验共运行242d。试验用水水质,铁1.0~3.0mg/L,锰2.0~3.5mg/L,氨氮2.5~4.5mg/L,CODMn2.5~5.0mg/L。溶解氧充足条件下,四种滤柱组合方式,对铁、锰和氨氮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3.0m/h滤速下平均出水浓度,铁不超过0.17mg/L,锰不超过0.09mg/L,氨氮不超过0.15mg/LCODMn去除效果全陶粒组合滤柱较差,3.0m/h滤速下平均出水浓度2.46mg/L。锰砂-陶粒-锰砂组合方式去除效果最好。3.0m/h滤速下出水浓度,铁0.04~0.28mg/L平均0.16mg/L;锰0.03~0.08mg/L,平均0.06mg/L;氨氮0~0.22mg/L,平均0.07mg/L;CODMn0.5~2.63mg/L,平均1.46mg/L。陶粒-陶粒-陶粒、锰砂-陶粒-陶粒和陶粒-锰砂-陶粒组合,平均出水浓度,铁:0.17mg/L、0.11mg/L、0.14mg/L;锰:0.08mg/L、0.06mg/L、0.06mg/L;氨氮:0.15mg/L、0.09mg/L、0.09mg/L; CODMn:2.46mg/L、1.52mg/L、1.84mg/L试验采用的滤速范围内,滤速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1.0m/h、1.5m/h、2.0m/h、3.0m/h下,4项指标出水浓度均达标。对比发现,滤速升高,铁的平均去除率略有降低,锰和氨氮受溶解氧影响较大,溶解氧均值,一级进水7.82mg/L,二级进水8.00mg/L,三级进水5.97mg/L条件下,滤速在1.0-3.0m/h范围内变动,锰和氨氮出水浓度几乎没有变化。由于氨氮和锰共存时对溶解氧的需求量很大,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对溶解氧有较高的需求,对锰和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大。1.0m/h下简单跌水曝气,出水锰和氨氮浓度均较高。在二级进水口增加曝气头后,该处溶解氧值平均增加3.10mg/L,达标后四组滤柱对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陶粒-陶粒-陶粒97.69%、锰砂-陶粒-陶粒97.39%、陶粒-锰砂-陶粒90.91%、锰砂-陶粒-锰砂96.45%,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95.39%、94.44%、94.35%、97.44%;由于CODMn进水浓度较低,在跌水曝气阶段出水浓度已达标,增大溶解氧含量后,有机物的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研究发现,三级曝气-接触氧化过滤法对铁、锰、氨氮、有机物的去除达到了良好的净化效果,4项指标出水浓度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三级曝气-过滤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最优滤料组合方式是锰砂-陶粒-锰砂。滤料粒径1.25-1.60mm,滤层厚度1.5m,滤速可达3.0m/h,平均需消耗溶解氧16.29mg/L。
其他文献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经常告诫各级干部:“一切问题注意调查研究,加以综合,综合群众的意见后再发言,再说话。”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常年用大量时间来搞调查研究,并认真写出调查报告。这里摘选的内容是朱德关于一切问题都要注意调查研究的论述  文献一:关于手工业合作社的调查  关于手工业合作社,四川、陜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政治保障与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其引领作用,校因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影响和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
一、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我们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人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采
目前.各门课程都在进行改革,历史课程也不例外。历史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功能理念、教学课程的实施和对课程的评价入手,彼历史教学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而在历史教学改
现今许多画室几乎都是采用单一的对着“照片”写生模式的教学,看到这种现象有了一些相关的思考:引用了三位画家林永康、汤小铭、粱江对画照片是否代替写生这一话题解读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