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众所周知,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诸民族交往、联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由于引发民族问题的历史时代和具体的社会条件等的作用,民族问题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压迫、民族歧视、隔阂的社会阶级根源虽然已被消除,但由于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和民族差异而产生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在新疆,地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我国是一个跨界民族众多的国家,其中新疆就是跨界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睡、亚欧大陆腹地,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据2010年统计,新疆自治区有47个民族成分,人口为218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自治区总人口的60%以上,其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俄罗斯、乌兹别克等民族跨界而居,与境外一些民族在语言、宗教和文化上有着传统的联系。各民族分布状况是大聚居、小杂居和小聚居、大杂居互相交错,有些民族与周边国家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在新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认识新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提高全党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毗邻,并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直接接壤,共同边境线长达三千多公里。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新疆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民族关系、宗教问题将出现更加复杂的发展趋势。而中亚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新变化必将会对新疆的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随着第三次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的沉渣泛起,国际政治力量和政治格局对比发生显性变化,以及西方敌对势力以“民族”、“宗教”旗号为掩护,加紧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内特别是新疆地区自身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等环节中存在问题的共同作用,民族问题已成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制约因素。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视角,从我党的现行民族政策入手,深度剖析新疆民族问题的根源和现状,并为处理民族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