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税收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效应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既是人类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是推动社会走向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占用土地、改造土地的历史就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税收通过对纳税人强制课税,实现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同时,在公共管理领域,它还是政府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如何利用土地税收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土地税收包括土地商品税、土地财产税、土地所得税和土地行为税。在现行土地税收体系中,与土地相关的税种主要有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增值税(营业税已于2016年5月1日起改为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共计10个税种。基于对中国现行土地税收政策研究,及纳税主体、税率、纳税期限等税制要素的分析,本文发现土地税收政策存在税种设置不科学、“重流转,轻保有”、重复征税、耕地占用税负低、减免税范围宽泛等各种问题。  所以,利用定性分析法,本文深入挖掘土地税收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原理,以期掌握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及效益和税收的内在的作用机理,并以河北省为实例,引入“二元离散选择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企业的土地配置行为与税收收入、税负调整、减免税和征收方式指标进行关联分析。从中寻找关系、发现规律,评价有效调控指标体系的针对性,挖掘占地纳税企业的在配置土地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从而探索构建要素作用模型,实现税收政策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引导。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土地税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税收负担、差别化的税收减免以及税收政策对用地企业行为的影响方面。并据此提出了完善土地税制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在为城市带来人力、物力等支持外,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少数民族群众在生活习惯、饮食、服饰、宗教信仰、语
在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有效提高了金融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本文重点针对BIM技术,在建筑室内装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凶猛, 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影响,民生产业更是牵动人心.“菜篮子”稳产保供连着城乡两头,关系群众一日三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组织蔬菜等
期刊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教育平等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基础教育,是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住房体制经历了从以公有产权为主体的住房实物分配体制向以居民所有为主体的住房商品体制的历史变迁,这在赋予城市居民住房选择自由的同时,还带来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