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7例,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了解脑血管狭窄状况,包括狭窄部位、狭窄程度,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符合介入治疗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血管支架成型术治疗组51例,单纯药物治疗组63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期间的脑梗死复发率、病死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责任血管收缩期峰流速。结果1.责任血管狭窄患者333例,占所有42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77.99%;231例(54.10%)为颈动脉系统受累;102例(23.89%)为椎基底动脉受累。2.支架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12个月的V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架组治疗后随访12个月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3例(5.88%);单纯药物治疗组随访12个月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9例(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IHSS评分提示支架治疗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责任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有效方法,短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长期效果有待更长周期的随访。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都要运用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而数字滤波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环节,那么数字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就成为数字信
传感器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位置服务逐渐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位置信息由此成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十年来,随着室外定位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
针对微特电机电枢铁心、定子和转子杯形电枢此类结构中环氧浇注所用到的模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传统浇注模空气容易滞留在环氧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浇
行波管隶属于真空电子器件,随着对行波管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随之逐年增加,且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客户对行波管参数测量手段的要求越来越标准化和专业化。传
本文认为影片《通天塔》充满隐喻,极具艺术张力。本文对影片隐喻的解读,力图抓住该片所折射出的时代命题。
解决横向功率MOSFET器件击穿电压(BV)与比导通电阻(Ron,sp)之间的矛盾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低压功率LDMOS(BV<200V)器件而言,沟道电阻和漂移区电阻一样,对器件的导通损
随着Android在移动终端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其平台的开放、免费和易用等特点,使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被逐渐拓展到平板电脑和数字电视领域。由于Android是针对移动终端设计的
微光夜视设备在国内外军事及民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微光成像系统研制和装备试验的过程中,利用微光视景仿真技术来检验和评估微光成像系统的性能,具有高效、经济、安全
自2007年以来,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评价标准、范围和方法,并将风险管理列为对中央企业领导者的考核依据和评价中央企业的重要指标。2008年6月《
20世纪开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设计者将感应元件和信号调节电路集成起来组成了初期的传感器。传感器作为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越来越向着微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