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片上总线的IP即插即用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设计中,IP的复用以及系统的验证是SoC系统设计的关键,IP复用的最终理想,是实现IP的即插即用,这样不仅使IP的利用最大化而且可以加速SoC系统的验证,从而缩短SoC芯片的上市时间(time-to-market)抢占市场先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SoC片上总线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插即用的研究,通过对SoC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即实现IP的标准化以及即插即用,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国际上IP标准化以及即插即用的协议,并选择比较完善并经市场验证的OCP(Open Core Protocol)IP协议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IP自动封装打包的方法和一种针对OCP IP核的验证方法和平台并设计了相关软硬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IP标准化以及SoC系统设计以及验证做一个介绍,分析了SoC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总线的选择和变动给IP的复用以及系统的验证带来的各种问题。接着详细介绍开放核(OCP IP)协议,包括OCP IP的系统架构,基于点对点传输的可配置的OCP接口信号,OCP即插即用的原理以及IP标准化所需的标准化配置文件,并介绍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两种片上总线:ARM公司的AMBA总线以及Silicore的Wishbone总线。然后讨论了验证平台12层PCB板卡的电磁兼容设计,包括传输线效应,阻抗匹配,FPGA之间匹配等长信号的走线方法,以及差分时钟线的走线方法等。接着介绍OCP IP封装软件的设计以及软件的处理流程等。最后以SDRAM存储器的控制IP核为例,经过OCP IP封装软件打包后的IP核分别挂接在AMBA以及Wishbone系统中进行实验以实现IP的即插即用功能以及IP的快速验证。
其他文献
贵州松桃李家湾—杨立掌锰矿床矿体产于南华系中统大塘坡组第1段黑色炭质页岩底部,平均厚2.78 m,平均品位19.45%,埋深0~2300 m,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属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床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ndroid系统平台已经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智能设备平台。Android源于Linux操作系统,该平台是开源的,并且
随着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测量、伺服系统数字化的要求,出现了以实现自整角机控制系统信号之间相互转换为目的的特殊模数转换器。如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SDC),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RDC)和它们的逆转换器。这些转换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无旋转运动、不需调整等优点,是计算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理想的接口电路,应用于火控系统中的目标跟踪、高炮或发射架伺服系统及其
IFN-α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但是IFN-α抗白血病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t(9;2)(q34.1;911.21)易位形成的费城(Ph)染色体是CML细胞遗传学方面的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