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文坛复出的作家中,汪曾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多以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背景画卷,以简约淡化的故事情节、平实冲淡的散文化语言为文体特色,笔调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使其小说充满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而这,也正与中国古典诗学的理论核心——意境相契合。综观学界,对汪曾祺小说意境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基本为单篇单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对汪曾祺小说中的意境进行系统性探讨是研究汪曾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中国意境及小说意境的探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整体诗化倾向以及汪曾祺自身所提出的能够支撑他小说意境的理论为研究背景,在整理和吸收学界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汪曾祺小说的意境与意象、汪曾祺小说意境表现以及汪曾祺小说意境的构成方式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通过研究发现,小说中的意象是汪曾祺有意为之的选择,其标准往往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具有美感的且在长久文化熏陶中具有固定指向意义的事物。其中,“水”、“花”、“鸟”、“船”等是较为典型的意象。第二章主要对汪曾祺小说的分类进行研究。通过对文本中进行细读及分类整理,将汪曾祺的小说意境分为了四类,分别是质本宁静的水性意境、平淡和谐的禅宗意境、平实质朴的温爱意境以及明丽乡土的风俗意境。这四大意境的分类,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审美形态,比如禅宗意境以平淡、和谐为总体审美标准;各自有各自不同观照的人物群体,比如汪曾祺的人文意境是通过对市井小职业、知识分子以及儿童的关爱来实现的;各自也有各自不同的意境运作机制,比如水性意境是通过庞大的水性意境群来生发作品与读者的相通之感,而风俗意境则是通过热闹明丽的民俗场景来为人物和情节描绘大背景,同时渗透到人物性格当中,丰富人物形象。论文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是汪曾祺小说意境的构成方式。通过从汪曾祺自身小说理论及文学倡导出发,结合汪曾祺生平经历,分别从语言、叙事结构及讲求绘画原则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语言,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的精准表达、语言的诗化、语言与民间文学的互文来完成的。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汪曾祺语言的诗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加入古典诗词、讲求语言的通感以及追求语言氛围的整体诗化。而在叙事结构方面,汪曾祺实现小说意境的形式便是他自己所提出的“苦心经营的随便”,意即为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倡导打破诗歌和小说的界限,让小说充满抒情意味。总体说来,汪曾祺小说意境的实现方式在叙事结构方面表现为树枝式的叙事结构、云朵式的叙事结构以及“三三三”的叙事模式。而同时,深受中国古典画论影响的汪曾祺也将绘画的讲究空白、写意、讲求主宾色彩等审美原则放入到小说作品之中,令小说的意境荡漾着画意的含蓄悠扬。通过对汪曾祺小说意象、意境构成方式的研究,我们更可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来领略汪曾祺小说中摇曳生辉的诗情画意。同时,汪曾祺通过几大类意境所共同传达出的倡导人性的温暖回归,追求健康的人性美,追求文学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审美价值更是为当今的文坛创作指明了小说的核心价值。而汪曾祺身上所富有的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气质以及宽容、随性的生活态度也为当今人们的生活给出了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