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往往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水平相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能力方面的水平,如果城镇化发展不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会诱发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目前,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加快发展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无疑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及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行综合测度分析,查找西藏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进而为西藏带来稳定的就业、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有利于西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同时能够对同样具有特殊背景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笔者在阅读关于国内外城镇化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所学区域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知识,试图建立一个分析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的结构框架,测度2010-2017年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时间序列变化及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由于传统的衡量城镇化的单一指标不能很客观的反映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本文采用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角度来综合测度西藏城镇化,根据相关构建指标择取原则,各指标归类、分析对比及归纳总结,结合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现实情况,最后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问题、现状及趋势深入剖析,在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特殊性、综合测度分析、各地区比较分析以及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总结西藏自治区在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并给出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可供参考的建议及合理的对策。
1.通过对城镇化理论的分析和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叙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发展受地区区内因素和区外因素的影响,可以把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分为5个部分。从当前所处情形分析,西藏自治区目前有一个中等城市和60多个小城镇,城镇规模等级比例失调,城镇间距离较远,城镇空间辐射能力偏弱,城镇规模效益偏低;分区域分析,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各部分都存在明显差异。
2.在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测度方面,本文运用熵值法求西藏自治区总体城镇化综合得分及各个地市的得分,分析可知西藏自治区及各地市时间序列上不同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2010-2017年间西藏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呈现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长和西藏自治区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社会城镇化登记失业率权重较高说明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程中就业不充分,无法满足城镇人民的就业需求,基础设施城镇化总体权重较低说明了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藏城镇化发展,提出了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向匹配的基础设施,同时应该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措施。并运用灰色关联耦合分析分析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与各标准层耦合协调度、发展度、协调发展度都各有不同,说明西藏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准则层对西藏城镇化贡献不同,根据协调度、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大小,各准则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在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之间的测度分析层面,运用ArcGis自然断裂法对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发展的层次等级进行各个维度的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2010-2017年西藏自治区所体现的不同特点。整体表现为以拉萨为中心呈向外辐射的状态,呈中心向四周不断降低的趋势。其次西藏自治区各个地区内部在人口、社会、经济、劳动就业等准则层之间也有较大差距。
4.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西藏自治区2018-2022年城镇化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城镇化率由2018的32.787上升到2022年的41.374.但随着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会要求城镇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生态环境等条件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案,处理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稳定健康的发展。
笔者在阅读关于国内外城镇化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所学区域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知识,试图建立一个分析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的结构框架,测度2010-2017年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时间序列变化及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由于传统的衡量城镇化的单一指标不能很客观的反映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本文采用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角度来综合测度西藏城镇化,根据相关构建指标择取原则,各指标归类、分析对比及归纳总结,结合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现实情况,最后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问题、现状及趋势深入剖析,在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特殊性、综合测度分析、各地区比较分析以及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总结西藏自治区在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并给出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可供参考的建议及合理的对策。
1.通过对城镇化理论的分析和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叙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发展受地区区内因素和区外因素的影响,可以把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分为5个部分。从当前所处情形分析,西藏自治区目前有一个中等城市和60多个小城镇,城镇规模等级比例失调,城镇间距离较远,城镇空间辐射能力偏弱,城镇规模效益偏低;分区域分析,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各部分都存在明显差异。
2.在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测度方面,本文运用熵值法求西藏自治区总体城镇化综合得分及各个地市的得分,分析可知西藏自治区及各地市时间序列上不同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2010-2017年间西藏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呈现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长和西藏自治区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社会城镇化登记失业率权重较高说明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程中就业不充分,无法满足城镇人民的就业需求,基础设施城镇化总体权重较低说明了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藏城镇化发展,提出了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向匹配的基础设施,同时应该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措施。并运用灰色关联耦合分析分析西藏自治区城镇化,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与各标准层耦合协调度、发展度、协调发展度都各有不同,说明西藏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准则层对西藏城镇化贡献不同,根据协调度、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大小,各准则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在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之间的测度分析层面,运用ArcGis自然断裂法对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发展的层次等级进行各个维度的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2010-2017年西藏自治区所体现的不同特点。整体表现为以拉萨为中心呈向外辐射的状态,呈中心向四周不断降低的趋势。其次西藏自治区各个地区内部在人口、社会、经济、劳动就业等准则层之间也有较大差距。
4.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西藏自治区2018-2022年城镇化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城镇化率由2018的32.787上升到2022年的41.374.但随着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会要求城镇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生态环境等条件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案,处理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西藏自治区城镇化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