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该治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属瘀血内阻证,符合纳入标准并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53例试验组在治疗后三个月内服用中药继续治疗,中药使用二期疗法;46例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一月、治疗后三月痛经VAS评分、月经失血评分图、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三月痛经天数、子宫体积、CA125、CA199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半月内磁共振病灶体积变化情况。结果:(1)止痛疗效:痛经VAS评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01%,对照组为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痛经VAS评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两组间痛经VAS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两组间痛经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痛经持续时间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调经疗效:月经失血图评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月经失血图评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两组间月经失血图评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1.70%,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疗效评价时点的中医证候积分呈渐进性下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缩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疗效:试验组子宫体积缩小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子宫体积缩小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灶体积缩小有效率为50%,对照组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病灶体积缩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CA125、CA199水平: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血清CA12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A125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血清CA199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药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在降低痛经VAS评分及缩短疼痛时间、减少月经量、改善中医证候及等方面效果显著,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小子宫体积亦明显有效;缩小病灶体积在短期内疗效并不理想,对血清CA199水平改善不明显。说明本治法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