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融合控制性能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模型是非常复杂的,大量的学科与学科间的耦合及环境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模型分析与优化的难度。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学科强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控制的综合优化方法,包括模型简化,轨迹设计与分层优化方法。论文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化模型,涉及几何外形生成,气动力、力矩与推力求解,以及模型数据库建立,并通过对外形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优化的设计变量。进而,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对机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得到高超声速飞行器代理模型,通过数据对比与性能分析,验证了代理模型的可靠性。其次,根据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约束条件与巡航性能,确定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的起始点与终止点,设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可行的爬升策略:先等动压爬升使飞行器速度达到巡航速度,然后等马赫数爬升使飞行器达到巡航高度,获得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爬升指令,进而构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LQR控制器,实现了对爬升指令的跟踪控制。最后,设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融合控制性能的分层优化策略,采用间隙度量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优化设计的性能指标,将复杂优化优化问题分解为融合控制性能的外形参数优化与控制器参数优化。针对所构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设计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融合控制性能的优化设计结果,进而通过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高超声速飞行器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推进,空间机械臂在我国的航天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对空间机械臂进行动力学控制与运动规划,首先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与地面工业机械臂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方面,空间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大、末端负载高,其动力学呈现出明显的刚柔耦合特性;另一方面,空间机械臂与载体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空间机械臂刚柔耦合、漂浮基座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对空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的发展,星载天线在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电子侦察卫星等各类卫星上的应用不断加强,所以具备大口径、高精度、高收纳比与高增益特点的可展天线成为各航天大国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大型抛物柱面可展天线支撑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展开最优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抛物柱面可展天线的工作原理,后将天线支撑机构单元模块进行拆分,基于四连杆机构与各杆件几何参数,推导出单元模块
本论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对两种模型药物的包封作用,一种是对于水溶性较差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通过胶束的增溶性能包封;另一种是将在水环境下易失活的蛋白酶,通过蠕虫状胶束的凝胶化作用包封在结构化的水介质中。对于这些药物分子的包封作用有利于提高其在给药和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利用度,这在药物制剂、生物技术、护肤品和食品工业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表面活性剂对芦丁(Ruti
针对快速地跟随目标或转换目标的问题,要求星载天线具备一定的机动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型可机动星载天线构型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类方案的天线背架,对其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机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工程项目需求,研究了反射面的几何特征,确定了反射面成型方案,为使结构更加紧凑,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天线背架的最优工作表面。为实现星载天线的可机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三棱柱可展单元的天线背架,该天线背架具有
近年来,具有丰富孔隙结构以及多样化功能特性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被多个研究领域认为颇具应用前景,如气体储存,分离,催化,药物输运和传感等。这些应用潜力都基于MOFs材料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开放的孔道和庞大的孔体积等。在MOFs材料广泛的分支中,具有超高比表面及独特框架结构的MIL(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系列材料倍受青睐。其中MI
在实现了火星着陆探测后,火星采样返回将是下阶段火星探测的重点。火星采样返回流程复杂,在火星表面起飞、上升和交会等阶段都面临着复杂的动力学环境,各阶段的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成为了保证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以我国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为背景,分别对火星表面起飞前初始对准、火星上升段和交会段的高精度自主组合导航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将下降时拍摄的图像与火星点云地图进行匹配,提取光学测量信息,
地裂缝作为地面变形灾害的一种,不仅对建筑物、道路及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猛,传感器分辨率不断提高,对地裂缝等小尺寸地物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对地裂缝高分辨率影像的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获取地裂缝的分布和破坏等信息,提高地裂缝灾害调查效率,对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采煤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面表现
磷酸二酯酶(PDE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水解类酶之一。PDEs主要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 AMP)和环磷酸鸟苷(c GMP),调控c A M P和c G M P的胞内浓度,从而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磷酸二酯酶4(PDE4)专一性水解c AMP。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抑郁症、哮喘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然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该类抑制剂又有着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头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化疗过程中,虽然化学药物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但是化学药物缺乏对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因此,科学家们大力发展了许多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的药物载体。而以多肽为基材料的纳米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展现出不同于其它药物载体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设计多肽序列,将不同特性的药物,靶向运输至肿瘤区域,并控制药物释
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是将合成气(CO+H_2)催化转化为清洁能源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过程。费-托合成产物众多,遵循ASF(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如何打破ASF分布,实现产物的定向调控是合成气转化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在ASF分布中,乙烯-丁烯产物选择性往往略会低于预测值,根本原因是活性位点表面生成的乙烯-丁烯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