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罗伦哲学思想进行论述。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因此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罗伦的生平著作以及时代思潮背景,这一时期程朱理学的官学统治地位得到确立,学术的垄断使朱学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明中的理学家们也有感于此,他们在恪守程朱理学“不变”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修正,为这一时期的朱子学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宇宙本体论,罗伦认为太极为理,把太极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提出了太极能自动静的观点,并且他同时主张天地万物为一本,将此原则作为“仁”的内在要求与准则。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心性修养论,罗伦有很明显的心学倾向,他认为“道之本于人心”,把心作为万物的主宰,判断“是非”的标准,同时认为心无死生,具有感通古今的能力。在心性关系上,主张心性二分,性为体,心为用;在修养方法上,罗伦在“明心”的基础上,提出为学应该致心中之知,明心中本有之明。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反身内求,持静涵养,但是却继承了朱子渐进的方法。第四章通过其思想与陈献章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来突显这一时期朱学的发展特色,从而展现他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展,明确其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以彰显其在理学思想的变迁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