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伦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罗伦哲学思想进行论述。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因此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罗伦的生平著作以及时代思潮背景,这一时期程朱理学的官学统治地位得到确立,学术的垄断使朱学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明中的理学家们也有感于此,他们在恪守程朱理学“不变”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修正,为这一时期的朱子学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宇宙本体论,罗伦认为太极为理,把太极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提出了太极能自动静的观点,并且他同时主张天地万物为一本,将此原则作为“仁”的内在要求与准则。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心性修养论,罗伦有很明显的心学倾向,他认为“道之本于人心”,把心作为万物的主宰,判断“是非”的标准,同时认为心无死生,具有感通古今的能力。在心性关系上,主张心性二分,性为体,心为用;在修养方法上,罗伦在“明心”的基础上,提出为学应该致心中之知,明心中本有之明。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反身内求,持静涵养,但是却继承了朱子渐进的方法。第四章通过其思想与陈献章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来突显这一时期朱学的发展特色,从而展现他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展,明确其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以彰显其在理学思想的变迁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民族是个体的延伸、“自我”的扩展,它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跨越。民族是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外在条件,对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来说,作为载体的民族必须时间
鲍桑葵将丑列为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足见他对丑的重视。本文将查看基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传承,鲍桑葵对丑进行的自觉讨论。鲍桑葵认为在一个具体的和有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单纯的否
王锡阐处于明清交替和西学东渐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西方历法受到官方和大部分儒者的推崇,而中国古代历法则受到批评。王锡阐拥有深厚的儒家功底,通读儒家经典,在蛮夷入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集大成的时期。它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且极具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东汉末年,政局的动乱,社会的苦痛,都为玄学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突出,科技政策也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研究走向国家化、组织化,这使科技政策从此上升为国家政策。从历史事实来看,美国的科技政策是非常成功的。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其科技政策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的结束改变了国际格局,世界形势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