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甘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研究——以临洮县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甘肃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推行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加强对甘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和保障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群基本生存权,缩小城乡差距,消除贫富分化,实现社会公平,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临洮县玉井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全镇1547户低保户中,随机抽取214户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了解以玉井镇为代表的甘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实践情况。文章的前两部分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然后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涵义和特点做了归纳论述,并对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文章的第三部分重点回顾了甘肃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现状。文章的最后两部分围绕甘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提出思路和对策建议,进而为甘肃省政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税制改革呼声的日益提高,国务院正式决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开展流转税制度改革的试点。本文以上海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作为背景,尝试解读了改革试点方案的要
我国作为中小企业大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比99%,GDP贡献量超60%。然而,在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自身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主要包括担保难、融资难。现行中小企业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090-01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四年有余,教师要怎样“教”,学生要怎样“学”,一直是我教学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参加了网络培训中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她真正抓住了当今课堂教学的症结所在,并在如何改进上给我们来带了可行性的指导。她的一句“老师必须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都给学生
为了实现“零距离”换乘,更好的为人服务,我国加快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构建步伐,交通运输部也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但由于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