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FLP标记与无毒基因构建小麦白粉菌的遗传图谱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7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两个菌株CPW-1与E17以及它们的杂交后代作为实验材料,对其无毒性进行遗传分析,利用AFLP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小麦白粉菌的遗传图谱。 1:对小麦白粉菌CPW-1与E17杂交所得的95个后代的无毒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白粉菌杂交群体对应于抗病基因Pm3b.Pm3f的无毒性/毒性分离比为1:1,表明无毒性受1对基因控制:对应Pm13的无毒性/毒性呈现3:1的分离比例,表明无毒性受2对基因控制:对应Pm2、PmXBD、Pm4a、Pm4b的无毒性分离比为15:1,表明无毒性受3对基因控制。其中与抗病基因Pm2、PmXBD相对应的无毒性遗传分析为首例报道。 2:在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FLP标记技术进行亲本与后代间的连锁分析,所筛选的208对引物中有105对引物组合在亲本间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105对在亲本间有明显差异的引物组合对杂交后代进行AFLP分析,22对引物组合共产生51个多态性位点。作图分析表明,在LOD≥3.5条件下,51个位点分别连锁在5个连锁群上,每个连锁群上分别有6个,5个,2个,2个,2个AFLP标记位点,获得总长125cM,平均距离为7.35cM的遗传图谱。由于作图的标记数目较少,有34个标记未发现连锁关系。构建的连锁图有待于进一步饱和。 本文还就小麦白粉菌无毒基因的遗传分析,AFLP标记技术在小麦白粉菌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以采自新疆的30余种植物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萃取方法和溶剂等进行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测定了提取物对棉蚜、朱砂叶螨、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及对天敌的安全性,同时对植物活性
1.塔吉克斯坦棉田虫害主要由棉蚜、土耳其斯坦叶螨、棉铃虫和烟粉虱造成;从害虫的发生面积比例看,塔吉克斯坦虫害发生程度从重到轻排列依次为中部首都附属区>南部哈特隆州>北
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4-三氟甲基嘧啶-2-基取代苯磺酰脲化合物的合成;第二部分: 4-三氟甲基嘧啶-2-基取代苯磺酰脲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初步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
学位
<正>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将比较研究称之为支撑人类思维的“原始的脚手架”。步入当代语境中的中国美术学科建设,植根于中西美术碰撞与交融的实践土壤中,尽管美术思潮日新月异,
本文对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16个植物病原细菌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推测出基因组中的致病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分类。通过将这些致病基因与20个细菌(包括16个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本研究以蒙古口蘑为原料,制取多肽。蒙古口蘑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其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生态学方面,功能性产品开发尚不多见。多肽一般由2~50个氨基酸
荸荠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生蔬菜,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一经病毒感染会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使营养价值降低。近年来,小RNA深度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是鉴定植物病毒的一
交配是基因交流的主要方式,不同遗传背景的生物种群间基因交流后,后代的其中一些性状发生改变,相关性状的改变,往往使得生物个体的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合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