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西部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财政思考——以广西区为例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政府级次,它在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地方财政运行的总体情况看,县级财政是地方财政运行状况的晴雨表。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集聚着全国70%的人口、创造56%的生产总值,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地方收入的1/3、支出的2/5,县级财政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县级财政平衡,而且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近年来,处于国家财政基层的县级财政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西部地区<1>县级财政更是捉襟见肘、步履维艰。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尤其是切实缓解西部地区基层财政困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县级财政普遍困难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西部县级财政困难是由经济、体制、历史、地理、自然等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因而摆脱困境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解决对策应有所侧重和突出。温家宝总理指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县乡财政体制等一些深层次的配套改革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将成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攻坚重点。要把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完善财政体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本文建立在地方财政体制课题广西调研的基础上,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以广西为例的说明、研究创新及尚待深入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描述了西部地区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第三章从经济原因、体制原因和其他重要原因三个方面,阐释和分析了西部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第四章以广西为例,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在把握了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的前提下,对缓解西部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δ-收敛分析法以及β-收敛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自96年以来廊坊市不同区域层次的经济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了判断,并初步讨论了造成经济
网络型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燃气产业,因为其公益性与网络的垄断性,长期以来游离于市场之外,不受市场机制调节。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用事业规制机构对产业进行统一管理,并负责相关法规
我国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日益深入,但目前为止在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和发生途径等关键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争论。对无锡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地区进行考察,可以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