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空气污染成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心肺之患”。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评估空气质量方面尚未形成普适性评估体系。各因子指标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加上公众对空气质量管理的担忧,对空气质量评估迫在眉睫。本论文旨在系统界定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内涵,以空气质量管理为决策点,以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为参考点,解析利益需求与管理目标的耦合机理,构建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模型,运用空气质量综合评估指数和协调度指数评估空气质量管理效应,设计空气质量管理制度创新的方向与机制。本文具体研究如下:1、考察了当前我国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现状,提出了空气质量管理的概念、目标和对象,以及研究的基本框架。2、在对空气质量管理中各利益相关主体诉求分析的基础上,引入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筛选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驱动指标,对其定性和分类,量化描述各驱动指标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分析解释各指标相互间关联性,检视各指标对城市空气质量系统的作用过程和影响效果,模拟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3、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2006-2015年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对空气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4、通过案例研究对空气质量评估模型初步检验并对杭州市空气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