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与大鼠激活态雪旺细胞(rSCs)各自的体外生长特性,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二者联合移植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并评价该方法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取人脐带分离培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免疫表型,体外诱导检测其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能力。通过结扎Wistar大鼠隐神经激活雪旺细胞并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纯化。体外进行激活态雪旺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培养,观察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Wistar大鼠80只(77±2d)以IMPACTOR MODEL-Ⅱ法建立T10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单纯DMEM对照组(组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组Ⅱ)、。大鼠激活态雪旺细胞移植组(组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激活态雪旺细胞联合移植组(组Ⅳ)。术后每周每组随机选取10只实验动物进行功能评价(BBB评分)。术后6周每组随机选择10只动物灌注后取损伤中心头尾侧脊髓,5μ m冰冻横断及冠状位连续切片,行HE染色,NF200免疫荧光染色。术后12周每组10只动物进行10%BDA神经顺行示踪标记,标记2周后(术后14周)处死动物,冰冻切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切片染色用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分析处理。采用方差分析(ANOVA)及SNK-q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hUCMSCs分离成功、体外培养生长状态良好,传代后免疫表型稳定。rASCs经分离纯化后在体外稳定传4代,经差速贴壁纯化纯度大于90%,生长状态良好。hUCMSCs和rASCs共培养相容性良好,hUC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转化,并表达nestin和NF200。细胞移植术后联合细胞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其它组明显,4周后各组之间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移植组明显高于hUCMSCs移植组和DME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联合移植组hUCMSCs存活数量,NF-200免疫荧光面积明显高于hUCM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A顺行示踪显示联合细胞移植组和雪旺细胞移植组较单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有较多的神经纤维穿过缺损部位,而DMEM对照组几乎未见再生神经纤维穿越。[结论]hUCMSCs易于分离、体外生长良好,稳定传代后免疫表型稳定,一定培养条件诱导下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方向分化。预损伤周围神经可快速获得大量rASCs,差速贴壁法结合低浓度胰酶消化纯化可得到高纯度的雪旺细胞。rASCs与hUCMSCs共培养相容性好,rASCs能诱导hUC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rASCs联合hUCMSCs移植较二者单独移植能更有效的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轴突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