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历次震害调查结果显示村镇建筑是我国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砌体结构作为村镇建筑的主体结构,面临着严重的地震破坏风险。学者们根据经验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可以改善抗震性能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次震害调查结果显示村镇建筑是我国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砌体结构作为村镇建筑的主体结构,面临着严重的地震破坏风险。学者们根据经验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可以改善抗震性能的约束砌体结构形式,但是关于约束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仍十分欠缺。人类掌握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与事物本身具有的随机性会产生不确定性并影响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如何量化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以约束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考察不确定性对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并与无筋砌体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OpenSEES分析平台建立了约束砌体结构的等效框架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校核。针对约束砌体结构和无筋砌体结构,分别设计了 3~6层的算例结构并建立其对应的数值模型。选用20条地震动记录,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8个算例结构进行仅考虑地震作用不确定性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了三个极限状态对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最后比较研究了约束砌体结构和无筋砌体结构计算结果的差异。(2)为了简化分析和减少计算量,本文通过敏感性分析来筛选重要的不确定性参数。详细介绍了建模不确定性的分类和建模,汇总了 20个不确定性参数的概率分布信息,采用龙卷风图分析方法对约束砌体结构和无筋砌体结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所有参数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后,筛选出了 9个重要不确定性参数,用于不确定性传递的研究。(3)基于敏感性分析获得的重要不确定性参数,采用FOSM、LHS和MCS方法研究了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不确定性的传递效果,评价了三种方法的优劣性和适用性。量化研究了建模不确定性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函数中位值和对数标准差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约束砌体结构和无筋砌体结构不确定性传递效果的差异。
其他文献
森林关系国家木材和生态安全,是林业的基础和核心。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不仅对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石狮市为研究区域,通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是最近几年逐渐成熟的一种测量材料结构的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光测力学方法。该方法在结构的二维和三维应力应变测量方面具有全场性、非接触性、实验精度
在声波测井行业,如今常用的单极子声源频率在10kHz左右,如果发射换能器的频率控制在1kHz左右,则有助于声波探测更远的范围。因此单极子声源有向低频发展的趋势。在有限的井眼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日益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精确的土壤侵蚀预报是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措
新材料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编织复合材料等高强度先进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船艇以及汽车等领域。为了进一步将编织复合材料应用于各行各业,复合材料技术和工艺正蓬勃发展。但是,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生产工艺不成熟等问题一直阻碍着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大批量生产。因此,本文以编织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为中心,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碳纤维编织物单轴拉伸、偏轴拉伸、双轴拉伸和
当前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提高分辨率在整个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最常用的提高分辨率技术是反褶积,或者是基于反褶积进行的一系列改进。前提是满足地震
吸热器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其光热转化效率是评价吸热器性能的主要指标,并影响整个系统的热利用率。多孔介质——泡沫金属由于其优良的三维导流结构、较好的导热
Jorgensen.P.T.和 Pederson.S.[20]发现 1/4 Cantor 测度μ(奇异且非原子的)对应的L2(μ)中存在正交指数函数基EΛ={e2πi:λ ∈ Λ},这是分形几何与调和分析交叉领域的一个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倾斜矿体时,矿石损失贫化问题比较严重。本文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导流放矿技术为基础,改进了导流结构,并开展了改进后的导流放矿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常规放矿对比实验。在实验基础上,对改进的导流放矿技术的损失贫化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导流放矿技术,开展了导流放矿技术的改进研究。改进的导流结构改变了矿石和覆岩的接触形式,在改变废石移动轨迹、减缓废石混入的
破坏性地震是一个不经常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减轻地震灾害后果的有效方式是提升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又主要依赖其地震反应分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