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6年底实现了金融市场的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继而获得发展,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反映了其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利用资本的能力,是银行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若想在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经营绩效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是如何影响其经营绩效的,从而探讨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对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了简要评述。接下来尝试性地重新界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内涵,在新的定义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诠释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为了使结论有理有据,本文选取了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归结果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会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2)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并没有对其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3)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与银行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4)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根据得出的结论,本文从优化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对策建议:优化核心资本结构;增加附属资本比例,增强风险意识;加大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