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开始进入加速推进的全面转型重要发展阶段。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矢志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然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突然加剧了贸易摩擦,使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面临诸多限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确应对贸易摩擦,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方式,走出一条持续创新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从国际贸易视角对贸易摩擦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表明,贸易摩擦通过FDI、OFDI、IPR以及贸易进出口活动中的各类效应对模仿再创新、原始创新产生影响,继而作用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1997-2016年现状数据,论文分析发现当前中国高技术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贸易摩擦愈发严重使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受极大影响;产业内重引进轻吸收的现象依然存在;尖端制造业投入产出低、经济效益转化能力不足等。进一步,论文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与贸易摩擦、技术来源、研发投入为变量分别建立2个时间序列函数,在VAR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贸易摩擦的加强对自主创新产出存在抑制作用。第二,技术引进的增加不利于提升创新产出,技术购买则对创新产出有着促进作用;全时人员当量和研发经费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新销售收入。第三,贸易摩擦可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国外技术引进,挤出国内技术购买;原始创新各项投入对贸易摩擦有较强的长期负向响应。最后,论文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应对贸易摩擦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条实现路径:一是化解贸易摩擦与解决研发经费困境的实现路径,即加强收益反馈与规模效益,提取新的研发经费;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高技术中小企业有效融资。二是防范贸易摩擦与推进模仿再创新的实现路径,即调整技术来源渠道,加强吸收消化能力;转变投入重点,以“再创新”为核心。三是规避贸易摩擦与加快知识产权形成的实现路径,即吸引研发技术人员,推动知识产权形成;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培育自主核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