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前预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会经历独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语文课前预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前预习的内容、形式、方法、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分别进行概述,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某中学学生及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的方式来全面了解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找出目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实施提供一些指导。本论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语文课前预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课前预习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这五个方面,阐述语文课前预习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为本次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一章: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主要从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调查准备和调查数据分析这两方面来展开。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调查准备阶段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这三个方面。调查数据分析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来展开,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教师问卷及访谈结果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第二章: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章第一部分结合上一章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课前预习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课前预习动机不端正、没有落到实处。就教师而言,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课前预习内容缺乏设计、对课前预习方法缺乏指导、评价课前预习的方式单一、反馈低效等几个方面。出现这些问题,从学生方面看,有以下原因:对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课业繁重,受到教师预习检查方式的影响。而教师精力有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及专业素质等因素也是造成课前预习收效甚微的原因。第三章:根据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优化策略。首先,教师应通过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进行预习反思、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参加课题研究等方式积极提升专业素质。其次,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第三,立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文体裁,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第四,将课文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课前预习难度和课堂教学设想、问题意识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最后,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积极完善课前预习评价体系。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进行简单回顾,然后针对此次现状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逐一表述,最后简要阐述语文课前预习后续研究的大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