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作为一种与生命相关的地貌因素,为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经营的思想和美国的生态经营系统的经营思想为代表,提出了“近自然的森林经营”的思想,林业可持续经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想,阐述了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种类及其分布数学模型,介绍了表征森林分布格局属性的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林层比等森林空间结构指标。利用在沾河林业局现场调查的林分定位数据,对林分基本结构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利用聚集性指数法对其林分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在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指标之后,再次验证了该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属于聚集分布。由于天然林最优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林木随机分布,基于“近自然的森林经营”的思想,应该使林木的分布状态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方向发展,在对林分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正确地分析之后,依据生态采伐的基本原则,以使林木分布格局向随机分布发展、提高林分的混交程度、减小林木之间的竞争等为目的,对调查样地林分进行了假定合理择伐,伐后对其林分的空间结构再次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结构指标都得到了改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伐后的林木分布格局趋于随机分布,林木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将在近自然状态下生长。另外,对林木的空间结构指标的求算,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了编程,可以方便有效的对林木的空间结构指标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