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状况。2.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是否存在相关。3.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的健康教育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4.为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的的健康教育方法。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研究所)、山西省人民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90名心律失常患者。并且从中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0名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教育3个月后的患者进行评分。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的相关性,计数资料分析用χ2检验。研究结果:1.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4.32±1.58,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全国常模。2.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12.52±5.05,各维度得分:躯体功能38.53±2.32,心理功能28.86±2.04,一般功能22.06±1.48,社会功能23.06±1.92。3.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均呈正相关。4.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上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较健康教育前的提高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较低。2.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3.为了改善和提高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4.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