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伦理思想的逻辑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荀子的研究至今大都集中于对其性论、礼论、心论或者其整体思想体系做相应方面的深入探究。但对于在荀子那里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之所以普遍必然这一道德实践理论的基础问题还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本文即致力于从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之所以普遍必然的道德追问出发来系统考察荀子的伦理思想。笔者相信,对这一基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一个道德实践理论的价值和命运。荀子应该正是因为在这一问题上有其独特深刻的解答才能使其理论至今富有价值和意义。这一问题域中的荀子伦理思想考察在本文具体表现为层层深入考察“伦理”或“道德”这一价值观念在荀子那里是如何发生的,以求得以审查出荀子伦理道德思想是否具备理论合理性和实践有效性。而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发生,必然关涉到道德实践是否具有外在和内在根据的问题。有关道德外在根据的问题,即天人关系的问题,我们发现荀子是作了天人二分的理解。在荀子那里,天只是指代自然运行规律的客观现象,它并不能赋予我们道德实践的内在根据和动力,但天同时却也有着“创生”的意涵,是人类万物必须要与之和谐相处的“生之始”“生之源”。因此在道德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并且“与天地参”,才可能最终达至通于神明的盛德之境。关于道德实践的内在根据问题,即人性的问题,在荀子那里亦有独特的解答。荀子之性有特别的界定,它区别于心和情,它特指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欲望,这一本能欲望具有背离礼义的恶的倾向,因此不能作为道德的内在根据。但是性又是可被礼义之实践化治的,因此礼义之实践在荀子那里亦超越人性上升到了道德本源的地位。而且在荀子看来“心”和“情”在人们“化性起伪”和成圣成德的道德实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是“心”的认知功能和“情”的乐道性质共同促成了人们道德实践的完成。亦是说认知之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可能条件和内在根据,“情”的乐道性质则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部动力,而礼与学的践履则成就着人的道德理想追求。由上我们进而揭示出荀子道德实践理论的实质内涵即人是道德的存在,“行为圣人,,是每个人当然的选择。我们也发现荀子伦理思想对“心”“情”和“礼”的强调及其自成体系的道德实践理论对当代社会道德发展和儒家伦理复兴都有积极意义。但本文也发现荀子伦理思想亦有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固有缺陷,即他仍是将道德奠基于人性之中,而且他的伦理思想也是一种他律性质的道德学说,这也是我们探究荀子伦理思想必须重视的另一个方面。
其他文献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如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没有形成广为企
作为毕业于欧洲大学中的第一位中国人,黄宽将成为西方世界医学艺术与科学的代表,将在他的国人中产生重要的影响。黄宽(Wong Fun),被尊为"中国人始留学欧洲习医术者"。作为中国第
在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研究中,本文首次提出了将三种惩罚LASSO,ALASSO,SCAN进行惩罚效果的比较;然后利用惩罚最小二乘进行参数估计,在三种惩罚函数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将
现如今,经济高速增长,公民的财富逐渐增加,夫妻之间的依附性变弱,婚内夫妻双方要求地位平等、处理行为独立的思想也愈加强烈。在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案件中,婚姻家
对油田企业来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创建"平安油区"的重要保障。而对油田公安机关来讲,保障油区平安是首责,其职能效力就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不二法器",在构建和谐
文章通过众所周知的三个故事浅显易懂地揭示了何为逆向思维,然后列举了初中内容的10个数学例题,逐个分析归类,说明了在数学解题和证题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四大功效,总结发掘
教学运行调度工作是本科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要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需要更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两项梨研究成果于1986年9月在西宁通过鉴定。 (一)引进梨树种质资源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引进的梨种在青海的适宜生态区、分
本研究以广州地区现有的主要道路、街头游园绿地、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企事业单位绿地、其他绿地等七个各类景观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彩叶植物的应用种
现代化是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苏醒和治理模式不断变迁的过程。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调整相互交织,社会中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断分裂重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