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评价”的商州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及优化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对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强度持续性地增加,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因此造成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空间发展无序、区域发展失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以上矛盾与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城镇建设空间、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优化方案,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双评价”作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功能分区的科学基础,通过对国土空间内各类资源本底要素进行评价,梳理各类要素的约束条件,发现现状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与主要矛盾冲突,从而对农业生产空间、城镇建设空间、生态保护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式与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是空间要素管控措施落地的重要规划层级。因此更加需要全面科学地评价县域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做好县域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本文了解并掌握了国内外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的研究动态,同时借鉴现有研究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基于自然资源部2020年1月发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确定了商州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即“单项评价—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矛盾冲突分析—用地调整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预判符合商州区实际情况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以商州区30m×30m的栅格数据为评价单元,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区位条件六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法对各类单项要素进行评价。其次,根据各单项要素评价结果,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及路径,对商州区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集成评价,并测算水资源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承载规模与城镇建设承载规模。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评价成果,依据生态优先性、主导因素性、总体一致性原则,根据相应的条件划分商州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在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与现状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商州区现状用地图斑与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矛盾与冲突。并结合农业承载规模与城镇建设规模测算结果、商州区土地整治规划、移民搬迁规划,对冲突图斑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商州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方向,形成对商州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到农业适宜性评价最终结果,其中等级为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154.88 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5.86%;评价结果为一般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663.43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25.09%;评价结果为不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1812.14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68.53%。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等级为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94.41 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3.57%;评价结果为一般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709.07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26.82%;评价结果为不适宜的国土空间面积为1817.64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68.74%。商州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商州区西部地区,面积683.04 km~2,主要分布于商州区的高山地区,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25.83%。(2)商州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评价结果:商州区农业生产空间面积为981.82 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37.13%;城镇建设空间面积为107.47 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4.06%;生态保护空间面积为1554.97 km~2,占商州区国土总面积的58.81%。(3)用地矛盾分析结果及调整:根据现状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分别于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成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现状耕地占农业不适宜区的面积为119.08 km~2,占现状耕地的30.02%。对其中65.91 km~2的低质量耕地进行整理;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占城镇不适宜区的面积为3.29km~2,占现状城镇用地的15.62%,对其中2.47km~2进行建设用地整理,0.82km~2的建设用地进行移民搬迁。通过上述评价结果与分析,提出商州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策略,农业生产空间以大荆镇、牧护关镇、腰市镇、麻街镇为主要发展片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城镇建设空间构建以丹江为发展轴线,城关街办、大赵峪街办为发展中心,沙河子镇、夜村镇、刘湾街办、陈塬街办为重要节点城镇的城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选择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周边潜力空间进行利用和建设,符合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发展的方向,同时引导优化人口与产业布局,提升丹江沿线的轴线集聚能力;生态保护空间以杨斜镇、三岔河镇、黑山镇为主要片区,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商州区的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图谱理论将图与几种矩阵相结合,借助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代数参数研究图的结构性质,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在网络优化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与运筹学上都有着广泛应用.在图谱理论中,星补技术与图的同构问题的复杂度研究、图的邻接矩阵的特征值重数研究及强正则图的存在性研究有着密切联系.1953年,Harary在研究社交网络时提出了符号图的概念,即在图的边上赋加正号或负号.作为图的一种自然推广,符号图也
图像特征抽取是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问题之一.针对高维噪声图像的识别而言,识别效果的好坏严重依赖抽取特征的有效性.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主成分分析(PCA)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特征抽取方法,在图像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种方法主要针对一组特征进行处理,不能对多组特征同时进行特征抽取.典型相关分析(CCA)作为一种基于图像两组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利用两组特征之间的最大相关性抽取图像中有用的特
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公式C=εS/4πkd,其中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箔的表面积对获得高电容量的铝电解电容器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研究了发孔前对阳极铝箔进行化学浸镀预处理对阳极铝箔性能的影响,在腐蚀扩面工艺中研究了向扩孔液中加入聚苯乙烯磺酸(PSS)作为缓蚀剂对阳极箔性能的影响。其次对电化学刻蚀和利用硬脂酸(STA)对铝箔表面改性后的超疏水性和耐腐性进行了研究。在预处理中对碱洗前后阳极铝箔的微观形貌和
电力线损是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重要内容,线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线损的全面分析,必须加强科学管理的预见性,综合的提升供电公司线损的管理水平。减少电力成本的投入,提高电力的率,获取更多的效益,是线损管理的重点。且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也印证着电力的信息化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现行供电公司线损管理问题全面分析。并提出可实施建设的有效策略。
薄壁小径管多应用于石油设备制造、电力建筑工程、化工等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因此对薄壁小径管进行无损检测实质上是对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的把关。在多种对薄壁小径管的检测技术中,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以其快速、远程和低破坏性等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超声导波检测成本高且超声导波的多模态特性使得检测过程中对缺陷识别精确度不高,同时传统超声方法难以激励出具有检测优势的、单一且无频散的低阶扭转模态T(0,1)导波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的大小是影响其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冶金技术的进步和钢筋生产工艺的提高使得钢筋的强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钢筋标准也经历了多次修改。根据课题组前期的试验研究表明,配置HRB400钢筋的混凝土梁的裂缝间距比同条件下配置HRB335钢筋梁的裂缝间距明显要小。新的混凝土用钢筋标准中对于钢筋外形尺寸的规定较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标准有所不同,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裂缝宽度计算方
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在小鼠实验性干燥综合征(experimental Sj(?)gren syndrome,ESS)疾病进程中,小鼠体内逐渐升高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ligand,GITRL)能下调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营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和潜在扰动,导致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仅面临着管理政策及程序制度化缺陷的风险,而且存在项目组织所追求的效率和系统风险灵活适应性之间的深刻矛盾。弹性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范式,能够有效解决项目安全管理在吸收冲击和从冲击中恢复的灵活性方面的不足。为明确弹性过程如何纳入项目安全规划及应对可能影响项目安全管理的事故或冲击,依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结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作为我国用户普及度最高的网络社交应用软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党建事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代赋予的党建管理新课题,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管理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以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管理策略为研究对象,从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