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累及肺脏,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肺功能的不断恶化,患者生活质量逐渐下降,治疗费用不断升高,导致严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临床上常用肺通气功能检查作为慢阻肺诊断和评估气流受限程度的金标准,但慢阻肺在临床表现、病程进展、药物反应、疾病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单纯的肺功能检查并不能对慢阻肺病情作出准确评估。胸部CT具有准确反映肺实质及小气道细微结构的能力,可以反应慢阻肺患者的肺气肿范围及气道病变情况。本文主要讨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CT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18.12月至2020.1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随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5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人员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两组受试者均应用我院西门子256排螺旋CT行胸部CT检查,扫描参数均设置一致,扫描完成后数据上传Air Analysis软件,选取左肺上叶尖后段尖分支、上舌段前分支、下叶后基底段内分支及右肺上叶尖段尖分支、中叶外侧段外分支、下叶后基底段后分支共6支直径小于2mm的6级支气管,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测定小气道壁厚(WT校正前)、气管腔直径(LD校正前)、气管腔面积(Ai校正前)、双肺肺气肿占比(LAA%)数据,计算气管壁厚与气管腔直径的比值(T/D)。因个体存在体型差异,可能对气道参数存在影响,此处引入体表面积(计算公式:(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及体表面积平方根对测得的小气道参数进行校正,记做校正后小气道壁厚(WT校正后)、校正后气管腔直径(LD校正后)、校正后气管腔面积(Ai校正后)用作数据分析。胸部CT检查当日进行肺功能检查,由我科高年资医师应用耶格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呼出气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RV/TL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75/25%)等指标。研究组根据GOLD分级分为轻-中度肺功能组30例、重-极重度肺功能组28例,比较两亚组及对照组间患者小气道参数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研究组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有无差异性。将研究组根据小气道管壁厚度是否大于伴行肺动脉直径30%分为支气管壁增厚组30例及支气管管壁非增厚组28例,比较两组间肺功能指标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轻-中度肺功能组、重-极重度肺功能组与对照组间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88、P=0.992、P=0.241、P=0.391),重度-极重度肺功能组校正后小气道壁厚(WT校正后)、壁厚与气管腔直径比值(T/D)(0.90±0.16,0.68±0.13)大于轻-中度肺功能组(0.56±0.15,0.38±0.12),轻-中度肺功能组WT校正后、T/D大于对照组(0.45±0.17,0.29±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极重度肺功能组中校正后气管腔直径(LD校正后)、校正后气管腔面积(Ai校正后)(1.35±0.08、1.44±0.16)小于轻-肺功能组(1.49±0.07,1.74±0.15)及对照组(1.49±0.11,1.75±0.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轻-中度肺功能组中LD校正后、Ai校正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极重度肺功能组中LAA%大于轻-中度肺功能组(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度肺功能组中LAA%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2.肺功能指标与CT小气道参数间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中WT校正后、LAA%、T/D与FEV1/FVC、FEV1%、VC%、MMEF75/25%呈负相关,与RV/TLC呈正相关;LD校正后、Ai校正后与FEV1/FVC、FEV1%、VC%、MMEF75/25%呈正相关,与RV/TLC呈负相关。3.管壁增厚组与管壁非增厚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表明管壁增厚组FEV1/FVC、FEV1%、MMEF75/25%小于管壁非增厚组(50.05±9.40/57.69±9.87,47.16±10.74/58.44±19.49,15.41±3.86/28.06±1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0,P<0.001)。结论COPD患者较正常人群而言,小气道壁厚增加,气管腔直径及气管腔面积减少,即气道重塑程度更高,肺气肿范围更大。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通过对气道参数的测量,可反映患者呼出气流受限程度及肺气肿范围,对于无法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CT小气道参数可作为肺功能评价的替代指标,在慢阻肺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