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延伸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热衷于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的翻译研究,很少涉及与意境传递有关的内在认知过程。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特别是典型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传递的认知过程,通过分析内在的认知机制与意境的理解和传递的密切关系,旨在找到更好的传递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的方法。典型理论一方面丰富了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另一方面证明了典型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典型理论这一新兴理论的了解。同时本文运用了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层面对古典诗词中的主要意境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了古典诗词中主要意境的认知机制可以从认知角度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构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前言,简单介绍了目的,意义以及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关于典型理论的相关文献做了简要的回顾。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重点分析了运用典型理论来进一步阐释传递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第四章是意境典型效应的进一步延伸,也就是所谓的非典型性。同时为意境的研究提供认知理据。主要是在典型理论和其它认知方式的启示下对古典诗词的意境进行分析,来揭示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认知理据。以及在这认知理据的研究下,古典诗词呈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结论。总而言之,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国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研究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必然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近来,百度贴吧、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络社区中频繁出现一些缩略形式的流行语,通过分类考察"高富帅"、"来信砍"、"不明觉厉"等流行语,探讨它们出现的语言因素、心理因素和社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口语交际作为最常用的一种交际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见,颅内动脉瘤是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正>一、活动背景分析在学校给的每周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上,有些老师带着学生到阅览室里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有些老师让学生在教室里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鲁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开放场所,其不仅是一个功能多样、活力集聚的空间活力场,更是一个多元文化孕育发展和体现展示的空间载体。因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体系的建构是
鲍氏三女史是清代中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一枝姐妹花。作为镇江文化望族——鲍氏家族的三位女作家,其父亲鲍皋是“京江三诗人”之一,母亲陈蕊珠也是镇江有名的才女,并有诗稿传世
莫里斯·赫伯特·多布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中声明显赫的经济史家,其学术研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理论突破了传统史学观念。多布善于采取独特的研究视角,从
西方侦探小说的汉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清末民初时期,一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对国内侦探小说的译介在翻译选材、
宋珏,一名瑴,号荔枝仙、浪道人等,明国子监生,是明末莆田最有名的一位才子。他裔出莆田宋氏大家族,宋氏家族在莆田的政治和文化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宋氏子孙的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