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消费对国内居民最终消费的贡献性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银行卡消费对国内居民最终消费的贡献性。银行卡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飞速发展诞生的一种金融工具。从1979年中国代理第一张信用卡及1985年第一张信用卡发行至今,国内居民对银行卡已经从陌生到熟识。银行卡特殊的无纸币交易和信用卡的透支功能使得持卡者可以无需携带任何纸币就能方便消费,更能够在一生内平滑消费(即提前消费)提高终生效用。新兴的银行卡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引致过度消费,因为人们在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代替现金支付的过程中总有消费更多的倾向。而且信用卡的透支和延期还款等各项功能衍生出来的信用卡套现问题也起到了消费扩张的作用。本文基于银行卡各种促进消费提高的属性,从实证的角度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银行卡消费对国内居民最终消费的贡献性。银行卡作为改变现代社会支付方式的一种金融工具,切实促进了国内居民最终消费。但由于银行卡产业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普及率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程度,故银行卡促进国内居民最终消费的贡献度仅占很小部分。银行卡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其他文献
2001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对繁荣资本市场、丰富公众投资渠道起到了重要作用。基金绩效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在对国内外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兴起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并且引领了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的潮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简称MBS)作为其中最重要的金
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国外外资股溢价于内资股的现象不同的是,我国自从产生双重上市股票以来,均是外资股折价于内资股,学术界将此现象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