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源和竞争力对动态环境中企业的生存有着重要作用。创新被看作是企业成功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创新的企业能够快速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以及技术的变化,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然而,企业的创新源于该组织中每位员工的创新,所以,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在众多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因素的研究中,过去的研究多倾向于组织因素方面,而员工的个体因素也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孙健敏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作为一种可开发、可测量的积极心理状态,对个体的积极行为和态度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从员工积极心理状态的角度出发,研究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又考虑到知识被看作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并且是提升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引入知识共享的概念,构建心理资本、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以期为企业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新思路。本文将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对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以此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借鉴Luthans(2007)等开发的PCQ-24心理资本量表、Vanden Hooff和De Ridder(2004)设计的知识共享量表以及Scott和Bruce(1994)开发的创新行为量表,在此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需要,设计关于心理资本、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研究的调查问卷表。该调查问卷主要采用两种形式进行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然后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作用检验;根据以上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心理资本及其自我效能维度、韧性维度和乐观维度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希望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不显著;(3)知识共享及其知识贡献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知识吸收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显著正向作用未得到支持;(4)知识共享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注重新招聘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对员工心理资本干预和培训从而提高员工心理资本水平以及营造积极地知识共享环境等方面出发,为管理者提供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