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缪尔·贝克特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兼用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写作。贝克特一生最高的成就是他独树一帜的戏剧创作,在20世纪西方文坛,贝克特的戏剧极大的影响了西方文学的进程。在其戏剧作品中,回忆这一主题至关重要。创作于1957-1963年间的《一切沦落者》、《克拉普的最后一卷录音带》和《哦!美好的日子》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了回忆主题。在自传广播剧《一切沦落者》中,贝克特以其自身经历尤其是童年记忆构建了一个充满回忆的世界,通过展现这一世界的逐渐衰败和颓废,贝克特揭示了人类的窘境以及人类面对回忆时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克拉普的最后一卷录音带》这一独幕剧讲述了活在回忆中的男人克拉普的故事,老年克拉普的悲惨境遇阐述了回忆无法帮助人类实现自我构建和自我提升这一观点。贝克特认为回忆除了给人类带来痛苦并使人深陷其中之外一无是处。《哦!美好的日子》这部两幕剧则呈现了中年妇女温妮的回忆,贝克特以不着痕迹的手法将自身的爱尔兰印记和精神分析研究融入剧中,向我们传达了回忆的空洞和荒芜。本文将分为五章来研究贝克特是如何艺术性地呈现回忆这一主题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分析了三部作品所构建的回忆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将贝克特的私人回忆融入作品之中。第四章探讨公共记忆(音乐、但丁)对贝克特作品的影响,主要研究贝克特如何恰如其分地利用公共记忆来呈现回忆主题。第五章则将探索回忆、死亡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贝克特的笔下,这三部戏剧各自以不同的手法论述了回忆的种种弊端。可是回忆却又无处不在,人类无法做到不回忆,于是只能无奈地继续存在、继续回忆、继续痛苦、继续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