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大学校长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性,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学者逐渐发现了不同群体特征的对大学校长有不同的治校风格。学科背景作为大学校长的一个群体特征,自然会对大学校长治校行为产生影响。而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的学科背景集中分布在理工科,造成极度不均衡。本研究就是要通过收集中国“985工程“大学的历任校长学科背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从纵向和横向勾勒出中国一流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分布图,并找出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变迁的影响因素。 查阅大量纸质和电子文献,收集中国一流大学历史上的大部分校长学科背景信息,并通过整理、统计、分析,从纵向考察得出中国一流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分布的几个特点:一是中国一流大学校长学科背景会因为大学校长任用制度的变迁、大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大学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生的。不同时期的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基本上都集中在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这五个学科里,但比例在不同时期就不同的表现。民国时期,中国一流大学校长学科多为科举出身的官员和有多学科背景的留学生;而到了建国初期,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这时候的大学校长更多是有革命经历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流大学校长偏向于理工科出身的技术专家。 本研究还从横向考察了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在不同类型的一流大学里的分布。在把39所“985工程”大学分为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以理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和以行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四类进行考察。发现这四类大学的校长都集中分布在理工科,而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理工科背景的大学校长甚至高达64.82%。经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在这39所大学里,理工科大学居多,而且,很多大学的优秀学科大多为理科和工科。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勾勒出那些已经成为一流大学校长的人的学科背景分布图。统计结果表明改革开改以来,中国一流大学理工科出身校长份额高达72.9%,大学校长学科背景分布愈发不均衡。长久发展下去,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些,对于这个现象,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大学校长选拔、考核、评估等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从学科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