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是正常鳞状复层扁平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病理改变,可伴或不伴有肠化生。随着当代临床医学水平的进步,BE的治疗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成年男性Barrett食管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病人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PubMed(1995-2010年)和SCIE(1995~2010年)中检索治疗Barrett食管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证据结果及病人意愿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6篇。通过对检索结果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生活习惯,内镜下给予氩等离子凝固术APC结合抑酸药物(奥美拉唑,40mg,bid)治疗6周,3个月后内镜复查,患者症状减轻,病灶消失。经过12个月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男性Barrett食管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方案,减轻了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背景目前内镜下治疗Barrett食管的研究比较热门,这些方法也被作为BE治疗的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很多现有的新技术都能成功清除BE病灶表面积,氩离子等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和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均为内镜治疗射频消融方法。虽然这两种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它们仍存在一些副作用。目的系统评价PDT与APC治疗Barrett食管的效果与副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方式,纳入PDT与APC比较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月。对所检索的材料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合计1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BE上表皮清除率方面,APC的Barrett食管表皮清除率优于PDT[OR=2.92,95%CI(1.51,5.62)];在产生的副反应方面,与APC相比,PDT胸痛更明显[OR=0.03,95%CI(0.13,0.51)];在其它如狭窄[OR=I.78,95%CI(0.33,9.73)],吞咽痛[OR=0.93,95CI(0.18,4.93)]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证据显示,APC在治疗Barrett食管表皮清除率方面效果优于PDT,产生的副反应例如胸痛等也比PDT治疗少。背景临床经济学是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方法学,是对临床工作中的不同诊疗方法进行诊疗效果和经济学的综合分析,研究其成本与效益关系,为临床医师及其他有关人员提供各种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参数,帮助临床工作者制定最佳的决策方案。我们研究临床经济学使得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佳分配,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Barrett食管治疗中各种治疗措施的经济学效益。方法结合研究目的,在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检索有关Barrett食管治疗方法的临床经济学评价指标,根据检索结果分析适合患者治疗的最佳经济学治疗方案。结果共检索出8篇有关经济学效益的文献,在伴有中、低度不典型上皮增生BE患者,从成本效益分析看,内镜治疗优于手术切除治疗,在所有内镜治疗方式中,APC经济学效益高于PDT治疗,PDT结合内镜监测效果比单独PDT治疗效果好。患者情况允许前提下,建议行内镜或手术治疗同时辅以阿司匹林药物以巩固疗效。结论在Barrett食管治疗研究中,应用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方法,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优化组合、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使有限医疗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