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发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获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研发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均是企业的CEO,CEO权力可以通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作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进而影响研发投资的实施效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绩效。随着研发投入对企业的作用逐渐凸显,并且新会计准则中对研发支出采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可以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从而提高了企业CEO开展研发投资的积极性。鉴于此,研发投入能否提高企业绩效,以及CEO权力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对企业绩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通过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CEO权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CEO权力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本文选取了2012-2016年317家创业板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回归模型,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研发投入对创业板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具有一定滞后性。第二,在CEO的不同权力配置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中,CEO结构权力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结构权力更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产生更大的代理成本,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CEO所有权权力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着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可以有效解决研发创新进程中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而CEO专家权力不具有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加强研发投入管理,提高企业研发绩效的产出效率;明确CEO权力的不同来源,合理配置CEO权力,完善内部治理;合理地增加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相配合,构建大股东多元化、股权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