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和对生态环境自身造成的损害。本文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为了解决责任人不明、责任人无履行能力、责任依法免责三类特殊情形下的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环境损害基金的建立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进行救济,有利于为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提供资金支持,最终达到救济受害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进行规制,但是由于环境损害的特殊性,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在处理环境损害责任赔偿时显现出很多不足之处。为了弥补民事侵权责任对环境损害赔偿之不足,环境法学界开始出现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救济理论。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是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济的方式之一,是一种兜底性的环境损害责任补偿制度,对于分担环境损害责任风险,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环境损害补偿相关的规定只散见于部分单行法中,无法为其他类型的环境损害提供基金补偿,因此,有必要尽快地构建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国内外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相关规定为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构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如日本的公害补偿制度及美国超级基金法在处理相关环境损害问题上制定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制度,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在基金的管理、征收、使用、监督等具体制度设计上也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上述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尽量扩大我国环境损害基金的来源,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结合我国环境损害问题的现实状况,在借鉴国内外基金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基金管理制度、征收制度、使用制度、监督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展开了论述。基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难度大、风险高,应由国家指定部分典型行业及区域对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先行试点,待该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并修改完善后再逐步推广。
其他文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各项演示,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探索归纳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影响因素、实例。
目的观察对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有便秘表现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
阅读理解题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针对不同的题型,引导读者按照一定的阅读速度,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然后又针对四种不同的题型,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展,沥青混凝路面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沥青路面的性能特点和施工现状,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计算机免疫系统是借鉴机体免疫系统工作原理的一种仿生方法,是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防御体系。机体免疫系统包含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层,目前对计算机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也涉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甲氨蝶呤(MTX)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MTX+HIFU)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诊断明确的子宫下段瘢痕妊娠(CSP)患者分为两组:HIFU
文章针对某电厂HP1203碗式中速磨煤机石子排放系统的工作机理,结合同类型磨煤机的运行情况,深入探讨石子排放系统运行影响因素,并对石子煤排放量大、带火星、自燃等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