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仍然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市场管理与政府管理双轨并行,部分资源配置权仍然是归政府所有。在资源获取方面,民营企业因其不存在天然的政府背景,与国有企业相比往往不具有明显优势。尽管这样,中国民企的成长依然良好并为本国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中国的关系机制,特别是作为市场及法律制度的非正式替代机制之一的政治关联,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政治关联在大部分企业中都有存在。正是由于高管政治关联的普遍性,学、商、政三界人士对它的关注一直十分密切,得出的结论互有差异。一方面,在经济转型的中国,高管与政府建立关联能够在助力企业获得资源方面发挥优势,弥补自身资本供应的不足,从而发挥其特殊价值以及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关联的创立与维持须要成本,可能引发政府寻租、资本配置扭曲等情况,不利于企业长足发展。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还会对推动社会经济指标的上行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站在微观层面的角度来说,我国企业目前的风险承担水平普遍不高,适当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收益,进而促使企业拥有更高的价值;站在宏观层面的角度来说,风险往往伴随着收益,高风险项目所获得的高回报有助于加快社会积累资本的进程,为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助力。在各行各业、各个公司间不同程度的风险承担背后,反映出高管在投资决策环节时对不同风险性项目的取舍。现下学者们更多地将目光放在高管岁数、男女、学历学位等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作用机制上,较少有文献直接考查高管政治关联这一高管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09年至2017年在沪、深两市A股挂牌的民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及寻租理论,深入探究了代理成本和官员更替对高管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高管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产生抑制作用。(2)在代理成本不同的企业中,高管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即与低代理成本相比,高代理成本加剧了高管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3)官员更替缓解了高管政治关联在抑制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方面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民企高管应正确认识到政治关联的”两面性”,切勿只关注暂时性收益,而牺牲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民营企业应重视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构或完善,规范高管利用政治关联追求自我效用的非理性行为,降低代理成本,从而缓解民企高级管理人员的政治关联给风险承担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规范自身行为、摆正自身角色,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正确观念,同时应推进市场化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