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聚合物,其化学稳定性良好,室温下不受酸、碱等强氧化剂和卤素腐蚀。由于其上述优点,美国Millipore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使用该高聚物开发出“Durepore”型的微孔滤膜。PVDF微滤膜以其疏水性已成功地应用于油水分离、废水处理、工业气体过滤等场合。制备PVDF微孔膜有浸没沉淀法和热致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法拓宽了膜材料的范围,开辟了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的新途径。本论文选用单用和混合稀释剂,以TIPS法制备PVDF微孔膜。研究稀释剂对PVDF微孔膜结构的影响,PVDF/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体系中PVDF结晶动力学对PVDF微孔膜结构的影响,PVDF/二苯甲酮体系中相分离机理对PVDF微孔膜结构的影响,并研究添加剂聚四氟乙烯(PTFE)和高岭土(Clay)以及拉伸工艺对PVDF微孔膜结构的影响。选择与PVDF相互作用较强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水杨酸甲酯(MS)和二苯甲酮(benzophenone)为PVDF的单用稀释剂,同时选择与PVDF相互作用较小的癸二酸二辛酯(DOS)、己二酸二辛酯(DO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OP)、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与DMP、DBP以一定的比例形成混合稀释剂。由于稀释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微孔膜结构。PVDF/DMP、PVDF/DMP/DOA、PVDF/DBP和PVDF/DMP/DOS四种聚合物/稀释剂体系微孔膜的孔隙率受稀释剂与聚合物相互作用影响。对于PVDF/DMP/DOA三元体系,体系偏晶点低于PVDF/DMP二元体系,浊点和结晶曲线相对于PVDF/DMP体系也偏移到较高的温度,这说明DMP/DOP与PVDF的相容性低于DMP,同时偏晶点偏移到高聚合物浓度,导致聚合物/稀释剂体系在降温过程中液滴生长的时间较长。在不同聚合物浓度下,微孔膜呈现不同的结构和形态,这与体系的粘度有关。同时微孔膜的结构和形态受不同的淬冷和粗化作用的影响,这直接通过相分离机理来控制。选取三个温度:95℃(L-L相分离区域);85℃(PVDF初始结晶峰值温度);80℃(PVDF初始结晶峰值温度以下),研究PVDF/DMP体系的富聚合物相的相分离结晶行为。在PVDF/DMP体系中,在相分离的初始阶段,体系的结晶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分离的后期,结晶度增加到恒定值。在三种淬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