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借贷过程中,银行对企业的信誉度或者经营状况存在信息不对称,为了防范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违约风险,各国银行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或者是第三方保证担保。担保的存在提高了被担保人的信用等级,可以使被担保方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资金,促进了资金融通。在我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常常发生在有关联关系的企业或者是具有潜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行为十分频繁,金额巨大。不少的上市公司因担保深陷财务困境,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不断,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有的上市公司甚至还因为关联担保走到了退市和破产的边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关联担保的发展历程和关联担保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关联担保盛行的深层次原因。其次以2006-2008年提供了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联担保对企业非系统风险、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就如何防范关联担保的风险给出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发生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其非系统风险显著大于未发生关联担保的;关联担保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非系统风险越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所能承担的风险额度仅以其净资产的大小为限。关联担保值占净资产比率越高,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更容易恶化。②关联担保降低了企业价值,发生了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价值显著低于未发生关联担保的。证实了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担保所获取的收益不能弥补其承担的风险,从而损害上市公司的价值。 在我国的特殊国情背景下,研究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风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