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词是词发展史上最富雅致情趣的一种,它产生于词兴起的早期,繁盛于两宋。张炎作为宋末元初的一位词人,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相比,所作山水词数量虽不算多,但以其丰富深厚的情感内涵及“清空”特色,成为宋代山水词的殿军。对于张炎词的评说早在张炎生前便已有之,此后对他的研究更不乏人在。但从山水文学角度探析张炎词的则极少,并且没有把张炎山水词放在主体地位来研究。 唐五代时期是山水词兴起的阶段,虽数量不多,但已为宋代山水词的繁荣做好了铺垫。两宋时期是山水词大发展阶段,情感内核丰富,表达情感的技巧达到成熟状态。张炎身处宋末,一方面,浸染在注重文学修养及追求高雅情趣生活的家世环境中,他对山水的赏爱进而创作,自有其清雅情趣和风流蕴藉;另一方面,江山易代、异族统治轻视文人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从贵游公子到落魄文丐的现实处境,都使得他更加亲和山水,在山水间寻求心灵的解脱,寄寓情怀,安顿久经飘荡的灵魂。山水词自身发展、时代环境、家庭传统、个人遭遇等,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张炎山水词的创作背景。 深入剖析张炎山水词,不难发现耽乐山水之美的情志、山河破碎的无限感慨及林泉隐逸的人生情怀是其内在的情感表露,这三种情感不是割裂开来的。山水之美可以给词人带来精神上的欢愉,但在国破家亡后,江山易代的伤感便会更深;山河破碎的伤痛是张炎心存隐逸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从这些情感内涵的细化、抽绎中,我们才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张炎的内心世界。 “清空”不仅是张炎首倡的词学理论,更是张炎自身词创作的审美追求。在词的众多题材类别中,山水词无疑是最能体现“清空”特色的一类,“山中白云”,便是张炎自己所作的最好、最精炼的概括和呈示。在张炎山水词中,以清丽之笔描写出的清绝之景、求禅问道表现的超脱物外之境,是他“清空”特色的最具体、最明显体现。同时,张炎山水词还具有“不惟清空,又且骚雅”的含蓄蕴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