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承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地,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能提高在园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高新区成功运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将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理论引入高新区创新机制的研究中,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张江示范区)22分园区为例,基于张江示范区制造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两种集聚效应对在园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异同,并解构两种集聚效应对各技术密度产业中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创新的影响分异。研究发现,首先,各分园区的多样化集聚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专业化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其次,相较于生产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企业,生产最终产品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容易受到多样化集聚影响;最后,对于不同技术含量行业来说,多样化集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分异。在低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并未对张江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中、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则能够显著提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企业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认为通过政策激励和产业引导等培育多元产业,特别是中、高技术含量产业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环节,更符合中国庞大国内市场的多元及时需求,对现阶段的中国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分工视角对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促进园区内企业成长探索出合理的路径,对政府制定与出台高新区产业政策和相关激励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