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颅内肿瘤的50~60%。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与正常脑组织没有明显边界,导致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胶质瘤病人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1~2年。所以化疗是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环节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以及血肿瘤屏障(brain tumor barrier,BTB)的存在,使得化疗药物难以被输送入脑到达胶质瘤部位,因此目前临床化疗效果极其不理想。纳米递药系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手段,构建具有主动靶向性质的递药系统,从而克服脑胶质瘤化疗屏障的难题。本课题以Pep-1肽为靶向功能头基、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为载体材料,通过白介素13α2受体(IL-13Rα2)介导的内吞,构建Pep-1修饰的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脑胶质瘤靶向递药系统。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部分:(1)香豆素-6标记的PEG-PLGA共聚物纳米粒体内外靶向性评价;(2)包载紫杉醇的PEG-PLGA共聚物纳米粒药效学评价。首先,通过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的反应将Pep-1多肽修饰到载体材料上,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合物纳米粒(Pep-NP),以香豆素-6为示踪探针,考察了Pep-NP在体内外的靶向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显示Pep-1肽的修饰显著增加胶质瘤细胞(C6)对纳米粒的摄取,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体外三维实体胶质瘤模型研究表明Pep-NP具有更强的实体肿瘤渗透扩散能力;小鼠脑组织定性定量分布结果显示:Pep-NP组在胶质瘤部位的分布明显高于未修饰的NP组,以上结果显示Pep-NP具有明显的胶质瘤主动靶向性。然后,以PTX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载PTX的聚合物纳米粒(Pep-NP-PTX),并对该系统脑胶质瘤治疗方面进行了药效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Pep-NP-PTX显著增加了对细胞的毒性;C6原位胶质瘤小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点里,Pep-NP组不断地蓄积于脑胶质瘤部位,荧光强度明显强于NP组;Pep-NP-PTX在荷瘤小鼠胶质瘤部位的蓄积显著高于NP-PTX,而在正常脑组织部位的蓄积没有明显区别;以C6原位胶质瘤小鼠为模型,初步考察了Pep-NP-PTX的抗胶质瘤药效,结果表明:Pep-NP-PTX能有效延长荷瘤裸鼠的存活时间,其中位生存期为35.4天,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ep-NP体内安全性良好。以上结果显示:本课题里构建的纳米递药靶向系统通过IL-13Rα2介导的内吞靶向到胶质瘤部位而具有良好的抗胶质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