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主义之检讨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非经民法或其他法律规定者,当事人不得任意创设”,这就是物权法定主义原则所包含的内容。作为大陆法系特有的一项原则,物权法定主义理论创建之初,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策考量,唯时过境迁,不仅是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学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也更加深入,因此,在法治时代的今天,物权法定主义该何去何从的确值得思考。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划分为4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立法理由及其检讨。该部分重点阐述了物权法定主义得以建构的理论背景和事实背景。并指出:概念法学在德国人那里被发展到一种极致——过分推崇逻辑推演、逻辑万能,而“从物权和债权的两分推出物权法定和契约自由”就是这样一种过分推崇逻辑推演的产物,其的确过于机械、僵化和生硬,不足取。另外,随着反封建任务的远逝以及登记制度的发展完善,物权法定主义采行之初的各种政策考量都已有所动摇。第二章:实际践行及其检讨。这部分内容着重考察物权法定主义在实际践行当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文章从“事实层面的法与命题层面的法”、“人民的法与法官的法”、“民法与行政法”三个对子入手,指出物权法定主义的刚性规定会在实际践行当中因缺乏依托和配套措施而大打折扣。接下来,文章着重对习惯法加以考察,指出“无论你承认与否,习惯都将存在,都在生成,都在发展,都在对法律发生着某种影响”,“对此种社会事实(习惯物权),若绝对严守物权法定主义而不予承认,则法律将不免与社会脱节”。第三章: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私权属性。这部分内容是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检讨物权法定主义。通过对物权起源的考察,我们认定:物权的实质在于它是人格的定在,是人格的延伸,是人性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性的而非物质性的东西。而人是一个单元,所以私有是物权的必然规律,私权是它的必然属性。然而物权法定主义的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行创设物权类型和内容,这恰恰违背了物权的这种私权属性。第四章:物权法定主义之命运。物权法定主义的提出,在方法论上、价值<WP=3>层面上都有其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但它背后也蕴含有一定的合理精神——强调物权的直接支配性、保护绝对性和可公示性。针对这种矛盾,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普遍都是持缓和的态度。笔者也对摒弃与保留物权法定主义进行了一番思考,认为:从私权属性出发,物权法定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应予摒弃;但从物权制度的社会作用和国家管理的角度出发,则可能有保留的必要。在摒弃和保留之间,笔者将物权的私权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兼顾必要的强制和管理,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方案着重把握两点:一,慎重采用“法定主义”这样绝对的用语;二,大力提倡增加物权法当中的例示性规范,慎重制定强制性规范,严禁强行性规范。
其他文献
词汇语义学的对比语用模型以认知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不同语言的普遍语义结构,并在普遍语义结构中考量不同语言词语表达式的语义等值。在这一模型设定的维度中,把英汉"怒"表达
结合美加“8·14”事故中的功率振荡及我国华东、京津唐及华中系统中的事故实况,说明需认识功率振荡及其可能产生破坏性极强的电力事故。提出改善电网结构,设置快速起动电源
在心理咨询中,会遇到很多"老好人"来访者,这些老好人因不会拒绝别人而有苦难言。为更好地解决"老好人"式来访者的心理困惑,作者在交互分析理论的"人间游戏"基础上,发展并诠释
从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规律出发,论述了三峡水利电力枢纽与全国电力系统联网问题的关系,并从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次能源的供需与运输情况、水电开发的条件,推想了我国电力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陆地上的资源已无法满足人类的发展。人们将目光瞄向了占地球面积更大的海洋,因而解决水下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问题迫在眉睫。人
浙江地方金融总体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更是领先发展,但传统金融产业间发展不均衡,证券和保险业发展滞后,金融业存在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台湾金融业的市场化运
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议程设置的两个层面理论表明第一层面的客体议程设置主要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使某一议题由零知觉到显知觉。第二层面的属性
<正>阳春三月,和风送暖,公安部消防局机关条令学习集训班再次在警官培训基地举办,局领导亲自参加,全员分批参训,统一佩戴列兵警衔,实行封闭集训……作为集训承办单位主官的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周围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肺周围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行病理学、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