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elayed post-polypectomy bleeding,DPPB)是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进步、手术方式逐渐改进以及围术期严格管理,DPPB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识别DPPB高风险患者,为内镜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出血风险评估。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探讨经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评估,并对比分析相关因素与发生迟发性出血相关性大小。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结直肠息肉并经过电子结肠镜息肉切除术的58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内镜报告、临床表现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病例组为息肉切除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01例患者,对照组从术后未出血患者中筛选,病例组与对照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按1:3的比例选取对照组(30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5877例患者接受了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10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迟发性出血率为1.72%,其中75例为轻度迟发性出血,通过禁食、药物止血等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严重迟发性出血26例,均行紧急内镜下止血,内镜止血患者中1例患者行内镜下二次止血,余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无一例转外科或介入治疗,无死亡病例。患者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天之内(占比73.3%),中位出血时间为2天。对迟发性出血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吸烟史(P=0.004)、饮酒史(P<0.001)、高血压(P=0.005)方面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息肉相关的单因素分析中,息肉形态(P<0.001)、大小(P<0.001)、数量(P=0.013)、手术方式(P<0.001)、术中出血(P=0.001)及预防措施(P<0.001)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而血小板计数、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抗栓药物使用、息肉位置方面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相关性。进一步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吸烟、饮酒、高血压、息肉形态、息肉数量、手术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是否出血、预防措施)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分析结果表明,饮酒(OR值2.501,95%CI,1.328~4.708;P=0.005)、高血压(OR值1.847,95%CI,1.032~3.306;P=0.039)、息肉大小(OR=17.793,95%CI,1.255~252.281;P=0.033)、息肉数量(OR=2.630,95%CI,1.399~4.946;P=0.003)及手术方式(P<0.001)是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tion,EMR)(OR值8.781,95%CI,2.880~26.770;P<0.00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 dissecction,ESD)(OR值132.592,95%CI,2.584~6802.410;P=0.015)和混合切除组(OR值3.402,95%CI,1.517~7.631;P=0.003)出血风险均较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高,且ESD组出血风险最高。在息肉大小的比较中,息肉>2cm(OR=17.793,95%CI,1.255~252.281;P=0.033)比小息肉有更高的出血风险。其余因素,如抗栓药物应用、预防措施、是否整体切除、高血压、息肉形态、凝血PT未发现与术后迟发性出血有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得出饮酒、高血压、手术方式、息肉数量、息肉大小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上述数据绘制ROC曲线,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617、0.573、0.720、0.610、0.604。结论饮酒、高血压、息肉大小、手术方式、息肉数量是息肉切除术后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快速准确的鱼类识别系统需要良好的识别模型和部署系统作为支撑。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同的卷积网络模型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模型结构,如何选择和评价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成为了必须考虑的问题。此外,在模型应用方面,移动终端直接部署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对模型进行裁剪、压缩处理,影响精度的同时还会导致安装包体积增大,不利于模型升级维护。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根据水下鱼类
目的:探讨在快速康复的理念下,通过对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手术的结肠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方式,探索快速康复对行EMR手术的结肠息肉患者的舒适度及安全性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行EMR手术的300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更加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和工业制造领域的结合,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从工业数据中挖掘出价值,从而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制造,成为了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研究关键。但由于制造工厂的规模扩大、生产设备的数量增加导致大数据的4V特征在工业领域被显著增强。传统的工业领域采用的往往是离线数据仓库来应对海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成为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将劳动力多样性作为机制变量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智能化转型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将教育多样性、来源地多样性、性别多样性、年龄多样性等劳动力多样性变量作为机制变量进行机制检验发现,智能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教育多样性和来源地多样
<正>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通过对学生创设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果。而情境教学法是指,为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理解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学习场景,以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化的情境中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知识学习。一、问题情境,循序渐进思考孔子曰:“自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结合教学环境,为
期刊
以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油田构建清洁低碳供能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油田井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首先结合油田井场典型源 - 荷运行特性,提出了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结构,并运用标准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多能互补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其次分别以综合运行成本最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最强与系统输入总■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调控模型; 最后,通
海洋垃圾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我国海洋垃圾治理存在治理体系碎片化、治理主体协同度不高、治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有待提升、治理工具较为单一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美国海洋垃圾治理的立法经验,建议完善治理体系,制定海洋垃圾防治专门立法,实施整体性、系统性治理;强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以减量循环理念为指导,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垃圾全过程治理;优化治理工具,构建海
单梁静载试验荷载的确定通常以控制弯矩的加载效率为控制目标,常规做法为“弯矩等效法”,然而单梁实际受力特性与成桥受力状态的不符合使得试验荷载计算值失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应力等效法”.通过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跨径的预制箱梁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并对“应力等效法”与“弯矩等效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应力等效法”,即叠加应力或以叠加应力反算出来的弯
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成为新能源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碟式太阳能斯特林热发电系统中,斯特林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功的关键部件。回热器被称作斯特林发动机的“心脏”,不仅能够降低加热器和冷却器的工作负载及热损失,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与输出功率。回热器入口与出口温度梯度较大,轴向不同位置工质的热渗透深度与粘性渗透深度不同,造成回热器的流阻损失和热
植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药物、营养品、化妆品、香精香料等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植物天然产物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这种生产方式占用耕地、生长周期长,而且植物活性成分往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通过解析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在微生物细胞中重构,创建细胞工厂,实现利用可再生原料发酵合成,为植物天然产物的供给提供了新的路线。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萜类、黄酮类、